、停复业、注销、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管理工作,加强非正常
户的认定和处理。要注重实地巡查,了解纳税户增减变化实际情况,减少漏征漏管户。依托信息化进一步落实纳税人户籍资料的“一户
式”管理,及时归纳、整理和分析户籍管理的各类信息,建立健全户籍管理档案。要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在户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
强辖区管户的巡查,税源管理部门要对税收管理员巡查情况和户籍管理效果进行考核。要加强与工商、金融、质检、统计等部门的协作
,充分利用政府经济、社会管理的信息,构建纳税人户籍管理的信息网络。要进一步完善国、地税局在户籍管理上的协调配合机制,联
合办理税务登记证件,实现户籍管理信息共享,齐抓共管,防止出现户籍管理盲点,使户籍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三要大力开展纳税评估。要加强案头审核分析,进行行业横向比较,进行个案历史纵向比较,根据纳税人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推测其实际
纳税能力,提高评估水平。上级税务机关要加强对下级税务机关特别是基层税务部门的指导,基层税务机关及其税源管理部门要根据所
辖税源的规模、管户的数量等工作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纳税评估的工作能力,制定评估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纳税人因不
了解税法而导致的非主观的涉税错误,可以通过实行纳税评估约谈辅导等方式,给纳税人一个自我纠错的机会,引导纳税人自行补正申
报、补缴税款,以此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和风险博得最大的管理效益的目的。
四要加强税收分析。要抓好税收常规性分析,组织开发数据质量监控系统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系统等软件,定期发布数据清单。要按照
年度分析深刻、季度分析全面、月度分析突出重点的思路,做好月、季、年度税收收入分析通报。要抓好税收与相关经济关系分析。定
期编撰、发布《简明税收统计资料》,建立税收收入分析档案、非即期收入档案、重大工业项目档案等,为科学分配税收计划和研究税
收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基层单位开展经济与税收关系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要全面加强税负分析,从宏观上发现问题,从微观上查找
原因。要抓好专题税源调查分析,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大税源变化情况,每年选择几个重点行业或重点税源地区开展专题税源
调查分析。
五要加强税源监控。要明确税源监控职责。按照分权制约、岗责明晰、责任落实的原则,对税源管理岗位的职责从工作内容、目标、时
限、标准及步骤等方面进行量化、细化。要有效利用数据信息资源,以完善一户式储存为基础,以综合分析税收征管资料为突破口,建
立税收预警监控体系。要创新税源监控工作方法。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按照抓大、控中、促小的税源管理原则,将
熟悉政策法规、懂企业财务管理、熟练掌握纳税评估的人才充实到重点税源户、免税企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企业及关联企业管
理岗位。
三是抓好干部队伍管理。人力资源是“第二税源”。抓好干部队伍管理,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
范的税务队伍,就等于管好了“第二税源”,为税收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大部署,全面推进人才兴税战略,把提高税务干部教育培训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