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安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和得失成败的关键。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只有这样,我们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才会更强。
第二,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理顺体制、建立机制作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食品产业链长,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再加上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安全监管存在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尽管我们成立了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立食品安全领导协调体制,出台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但还有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证明,凡是食品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地区和单位,都有一个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的体制保障。
第三,必须强化监管,把切实加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加强监管的重要
内容。实践证明,什么时候监管强化了、力度加大了,什么时候市场秩序就开始好转。当前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仍然是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无证无照等不法经营行为还大量存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过期失效食品还不时出现在市场上,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我们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必须紧紧抓住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这一薄弱环节,加大整治力度。
第四,必须强化食品安全企业的责任主体意识,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食品安全本质上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监管出来的。因此确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企业食品安全责任制,强化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和控制,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树立企业良好的食品安全信用,营造人人崇尚信用、个个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是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是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
三、扎实做好*年食品安全工作,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
*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尤为重大。*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以及市两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目标,继续围绕食品安全的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和重点地区,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措施、完善监管体系,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能力,全面落实国务院《决定》和省政府《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让人民放心,让人民满意。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完成*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的“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完善‘放心’体系”工程。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各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参与的食品安全共管机制。加强对食品重点品种的抽检,开展蔬菜质量每周评价,水果质量每旬评价和大米、食用油质量每月评价,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机制,保证人民群众对蔬菜、水果、大米和食用油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的知情权、选择权;加强对蔬菜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和副食品基地建设,确保市民吃得放心。
(二)加快推进“三网”建设。根据省食安委《关于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市*年“三网”建设目标定位是“巩固”、“提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