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和问题。虽然近年来*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了很大起色,但与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一是总量较小。2005年,*市非公有制企业全部资产为232.3亿元,平均每户企业资产为19万元,平均规模较小。*市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175家,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地区,也低于***、**和全省平均水平。二是速度比较慢。“九五”后期和“十五”初期,*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不到两位数,既远远低于江浙等发达地区,也落后于本省的*、*、*、*、*、**等地区。三是大企业不多。全市资产超亿元的非公有制企业有17户,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有27户,超千万元的有82户,缺乏“航母”式和领军型的大企业,像****、****、***集团、****、**集团这样有规模、有实力、有知名度的非公有制企业还比较少。四是产业层次不高。*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域不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处于较低水平,产品科技含量、产业集群度、协作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都处于较低水平。治理水平也不高,多数企业还属于家族式治理。五是环境不够优。人们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偏见,胆识、魄力还不够,扶持政策和措施力度还不大,突破性和创新性还不强,融资难、人才缺乏等问题突出。
(三)要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有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市非公有制经济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基础,2005年达12.2万户,注册资本44.4亿元,比2000年增长61.9。在食品、纺织、建材等7个产业居于主导地位,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二是活力强。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先天的体制优势,产权清楚,责权利明确,市场化程度高,运行效率高,既被自身发展所证实,也被国企改制所证实。三是潜力大。*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尚不充分,无论拓展发展空间,还是量上扩张规模,都具有很大潜力。既可以在经济领域发展壮大,也可以在社会事业领域有所作为,既可以依托*市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扩大规模,提升实力,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借助外力快速发展。四是政策好。国务院若干意见的三十六条以及省市制定的相关配套办法和实施细则,在市场准入、投资融资、财税支持、服务体系等方面有了明确规定。国家出台的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建设“***”工业走廊政策,也赋予非公有制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齐市非公有制经济就一定能够实现跨跃式发展。
二、重点突破,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发展大发展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打破“瓶颈”,抓住要害环节重点突破。
(一)抓招商,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招商引资是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渠道。不招商引资,仅仅依靠现有本地企业自然发育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在短期内难成气候、难有突破。招商引资引进非公有制企业。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市外大的民营企业,生长更多的**、**、**等民营企业群体;另一方面,现有的民营企业要增强招商意识、开放意识,围绕产品、项目、技术,积极寻求合资合营合作伙伴,借助外力做大做强。扩大开放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把民营企业推到招商活动的前台,推动民营企业对外开放。借鉴香港活动周,上海、珠海推介会的成功做法,有重点、有目标地组织民营企业家到发达地区洽谈项目、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寻求商机。建好载体聚集非公有制企业。高标准、现代化的园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是非公企业扎根、开花、结果的沃土和平台。要按照建设“***”工业走廊的总体规划,建设好**、**、**民营科技工业园区。其它县(市)区也要高起点、大手笔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