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到位、行动到位,使各方面的工作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合力。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结构调整既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产出率的关键之举,也是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做好规划指导,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建设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体系,形成单位企业内小循环、园区(块状经济)中循环、区域大循环,并逐步纳入省、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总循环体系。工业集聚区要按照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布局、规划、建设,形成支柱产业之间高关联度,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努力在集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求发展,在提高质量效益中求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使原来那些“被放错位置的资源”在产业链中适得其所、变废为宝,提高资源产出效率。逐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进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综合利用秸秆,大力发展沼气工程,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健全政策机制,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规范、引导、鼓励和支持为主要内容,加快研究制定地方性政策,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多元投入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帮助企业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开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加强对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分析,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打破企业间单向式线性生产方式,促进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提高整体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企业管理,完善各项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节奖超罚,推进循环型企业建设。
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循环经济效益。降耗增效是科学发展的核心,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而效益的实现和提高必须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撑,循环经济目标就无法实现。要按照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要求,积极组织和引导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研究解决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争取在一些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共性技术的攻关力度和产业化示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作用,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和精度,实现循环式生产。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交流平台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推动交流与合作。各级各类企业要确立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企业和产品竞争力。
实施示范工程,带动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需要试点推动、典型引路。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大胆创新,从生产、消费、回收环节,从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从城市到农村,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实践形式。树立先进典型,及时
本文由: 免费提供 总结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交流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实施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争创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积极创建生态城市和村镇,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