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税务部门签订委托代征协议的各部门及各乡镇、村(居)委会、社区等都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优势,协助税务部门监督纳税人依法履行涉税义务,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税收代征代缴工作。三是实行双管制。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要建立税务部门和相关单位双向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税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职能互补优势,严格实行信息化管理下的动态监控,不断巩固税基,防止税源流失。四是实行源头监控制。从我县当前的税源结构看,要把交通运输、房地产、建筑建材、土地征用、电力生产、物流贸易、金融保险、医疗卫生、饮食服务等作为税收控管的重点行业,从源头加强控管,明确专人专班负责。要建立电子档案和应税收入和税收收入月分析制度,深入企业全面了解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加强动态监控,认真做好税收与销售收入及增加值、所得税与企业利润的对比分析,查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源控管。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一,加强社会综合治税是促进财政增收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去年我县gdp总量实现23.7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2.48亿元,其中税收总收入完成2.2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88.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5亿元,其中税收完成9394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5.2%;去年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为13.1%,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为12.6%,税收增幅为10.47%,税收增长基本上与财政增长保持一致,税收是财政增长中最活跃的因素,税收收入已经成为支撑我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但同时,去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占gdp总量比例为10.3%,比全州水平低了4.5个百分点。gdp和财政收入作为反映综合经济实力最核心的两个指标,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过低,将不利于发挥政府的调控服务能力,比例过高,将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活力。从我县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看,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要通过强化税收征管等措施,加大财政收入在gdp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优化gdp结构,充分发挥财政的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能力。由于去冬今春以来长时间的低温冰冻灾害致使我县工农业生产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加之财政刚性支出因素进一步增多,“两路”建设基本完工,提供税收将比2007年减少一半以上,今年要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和实现财政增长8%的目标,困难很大。一方面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又要采取得力措施,通过实施社会综合治税,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从去年8月份实施社会综合治税的效果看,在房地产、交通运输、租赁服务、建筑建材、电信金融等行业的营业税征收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等税种征收上都取得了较大突破,通过综合治税手段直接净增税收350万元(不含煤炭“一站式”收费)。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税部门一定要立足全县加快发展这个大局,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制定详细计划,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
第二,加强社会综合治税是适应我县发展实际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县税源构成和征税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纳税主体的性质和数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民营经济已经占到全县生产总值的60%以上,所创造的税收占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40%以上;去年,全县纳税3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2家,纳税总额近9000万元,广泛分布在烟草、电力、建筑建材、煤矿、房地产、客运物流、饮食服务等行业,小额纳税户更加零星分散,税源的多样性、流动性越来越明显,税务部门征管力量不足、服务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