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涉药单位,由上年的6家增加到20家,拓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覆盖面。三是村级医疗机构不良反应报告实现零的突破。有8家村卫生所上报了不良反应病例报表,农村涉药单位药品安全监测意识明显增强。
药品经营监管推行信息化管理。采取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方式,快速推进了药品经营企业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全市已完成县以上药品零售企业远程监控系统建设57家,占全市县城以上药品经营企业的70.3%,走在全省前列。制定出台了《新余市药品经营企业远程监控信息化系统管理规定》,市局每季度对企业监控系统使用情况和上传的信息、数据、更新频率等方面进行考核评比。利用该系统视频监控功能,我局对零售药店药师在岗、查控问题药品、规范药品购进渠道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其违法违规信息随时记录在案,极大地提高了药品监管执法效能。
(三)200x年,我们夯实基础,监管能力建设和服务工作水平进入新境界
行政执法技术支撑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了药监药检互动机制,建立了定期研讨分析药品监督抽验工作制度,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药品抽验工作,提高了监督抽验的靶向性。药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50万元购置了液相色谱仪、卡氏水分测定器等一批高精度、技术性能好的药品检验检测设备,药检效能进一步增强。全市共抽验药品487个批次,超额完成了省局下达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督性抽验任务。抽验不合格药品162批,不合格率为33.26%,比上年增加12.16个百分点。药品快检车作用得到发挥,共出车52天,现场快速检验药品1229批次,筛查出可疑药品77批次,从中抽验样品22批,检出不合格药品10批。
服务产业发展措施务实有效。着眼发展大局,优化服务理念,制定并落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服务公众促进发展的40条措施》,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优质服务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规定等制度,进一步优化了政务环境。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对药企赞助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药代表代销药品和交“进店费”等现象进行了规范,督导药企制定了一系列反商业贿赂措施。实施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全市所有186家药械企业分别与市局、县局签订了质量保证承诺书,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更加规范。试行驻厂驻店监督服务员制度,为企业开发新产品、质量检验技术把关、gmp和gsp认证管理等方面提供了优质服务。制定了《新余市药品零售企业驻店药师管理规定》,指导零售药店加强驻店药师管理,发挥驻店药师在安全用药方面的作用。支持新和药业有限公司引进外商控股,实行资产重组,使该企业重获生机;协助市博源医用品有限公司在仙女湖开发区征地15亩,为该企业做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机关建家立业进展顺利。在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在已争取到市财政每年13万元食品安全工作预算经费的基础上,200x年又新增3万元农村“两网”建设经费。分宜县局在已争取到县财政每年3万元的食品安全工作预算经费的同时,又新增2万元预算。渝水区局刚刚成立,就争取到区财政8万元的开办经费。全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良好,办公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市政府已确定划拨15亩土地用于我局筹建食品药品监督综合大楼;分宜县局通过县政府支持,在黄金地段以50万元的低价购进建筑面积为1300多平方米的办公业务用房;渝水区局争取区政府支持,已落实长期无偿使用400多平方米办公业务用房。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面貌改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班子和队伍建设。在省局党组的关怀下,充实和加强了市局领导班子,班子成员优化组合,以身作则,积极进取,有很强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