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人血白蛋白、广告药品、网络购销药品等专项检查,依法查处了违法违规行为。稽查执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四个创新高”:一是查处重大案件创新高。通过深挖和追溯,查办了一起经营“毒根消十三味菥蓂丸”假药案,货值达13万元,并移交司法机关侦办。成功端掉一起私设仓库、非法经营药品窝点,查缴药品113个品种,货值达6万元。全系统依法处罚10万元以上案件达到5个。二是查办新特案创新高。首次查处了一例通过网络qq购销假药“兰索拉唑片”的案件,处罚金额3.19万余元,实现了查办网络案件零突破。三是依靠技术手段查处案件创新高。根据不合格报告书办理案件112件,占当年办案总量的31%,涉案货值突破25万元。四是查办假劣药品案件创新高。共依法查处案件361起,涉案金额47.6万元,罚没收入比上年增长41.2%,其中市局增长47.7%,分宜县局增长33.3%;查处假药案件54起,劣药案件95起,比上年分别增长35%、9.7%;查处假劣药品案件占案件总数的41.3%。
(二)200x年,我们锐意进取,食品药械规范管理出现新亮点
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推陈出新。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在试点企业推行了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档案(以下简称“两档”)规范化建设,促进各企业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翔实规范的生产管理情况原始档案,监管部门建立了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监管及行业信息记录档案。去年1月国家局检查组在我市检查食品安全工作时,对信用体系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列入国家局会议书面交流。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有声有色,分宜县推出了在百所中小学聘任百名食品安全辅导员的“双百工程”建设活动,受到省内外媒体的关注,被县委宣传部作为创新个案选送到省委宣传部。分宜县选择洋江和钤山2个乡镇作为试点,启动“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成功举行了全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三级应急演习,14个相关单位完成了协同救援模拟演练,提高了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现场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农村“两网”建设进一步拓展功能。各县(区)政府和乡镇加强了食品药品安全组织机构建设,在已分别建立领导机构的基础上,全市32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并按照“六个一”(一张站长任命书,一班工作人马,一块机构牌,一间办公室,一套设备用品,一系列工作制度)标准进行了规范化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网络的作用。通过协管站及其协管员、信息员提供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配合了专项检查,协助了案件办理工作,实现了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的有效覆盖。以规范农村药品供应渠道和严格药品质量管理为重点的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全面推进,全市通过“规范药房”检查验收达标的乡镇卫生院为96.4%,村级卫生所为95.4%,其中59.2%的卫生所按照“五室”分离的标准对药房进行了改造,农村医疗机构药品储存条件及其质量管理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用药用械安全监测工作取得突破。通过创新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工作方法,实施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目标管理,设立奖励基金,推动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有明显突破。全市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425例,比上年增长2.26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27例,比上年增长8倍;平均每万人上报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数3.8例,达到了200-400例/百万人口国际标准的上限。二是通过网上直报的注册用户有新的突破。从原先的市直医疗机构扩大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厂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