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增强加快全县城镇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实施“扩城增容、城镇美县”战略,坚持“规划统领,项目支撑,中心带动,建管结合”的总体思路,“不求最大,但求最美”,在“特”字上下功夫,在“秀”字上做文章,以建设具有江南韵味的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一城一镇”为重点,一手抓旧城改造,一手抓新区开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依托城建项目,采取市场运作、招商引资等多元化筹资的办法,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倾力打造政府小区、西元新校区、韩家坝小区、白林新区、阳光小区等重点建设工程,分批启动实施城镇基础设施项目117项,先后建成了韩家坝河堤、西元河堤、韩家坝大桥、碧峰大桥、滨江公园、街心花园、四队综合市场、马家街综合市场、县城和碧口停车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并对滨河路、江南街、西南街、马家街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特别是年以来,我们抢抓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千方百计增加项目投资,全县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已建成西元新校区、江南公园、阴平廊桥、北门桥、北门廉租住房小区、县法院办公楼、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消防大队营房、武警中队营房、一中停车场、县城中心敬老院等重点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开工建设了滨江南路、县城中心体育场、韩家坝机关单位办公新区、碧口白林桥、碧峰北路路堤配套等一批城镇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亮点多、变化大,呈现出规模扩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改善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由年的15.2%提高到20.8%;城镇人口从3.8万人增加到5.65万人,城区人口达到3.6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由年的1.8平方公里增加到2.5平方公里;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4.6万平方米,城区绿化率由年的22.2%提高到28.4%。二是城镇规划不断完善。突出“西扩东进”的城镇空间布局,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城和碧口、尚德、中寨、桥头、临江等重点乡镇的总体规划,韩家坝、上城、西元、大渡坝、白林、贾昌和碧口早阳坝等重点区域的建设性详细规划,规划管理面积由年的6平方公里增加到35.3平方公里,规划覆盖范围较年提高5.8倍。三是城市特色日益彰显。结合灾后重建,按照白底灰边主色调,对城区和碧口镇区临街主要建筑物,包括国道212沿线灾后重建重点村镇建筑物外观、色彩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粉饰,体现了清新明快、典雅和谐的建筑风格。同时对城区地标性建筑物、道路、桥梁、水体、公园、小景点、制高点等进行了重点亮化,全力打造了“创意新颖、光亮宜人、宁静舒适、更富个性、节能环保”的灯光景观,充分展现了城区夜景特色和现代文明风采,再塑和美化了城市形象。四是城市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年以来,县委、政府通过创新理念、市场化经营城市,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对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门面、土地等国有资源进行盘活,公开拍卖,回收资金,推进了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进程,实现了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有效缓解了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城镇管理进一步加强。先后制定出台了《城市管理暂行办法》,采取“堵死进口、建立出口、适当补偿、逐步淘汰”的办法,对城区载客三轮车进行逐年淘汰,多年来影响城区交通秩序、破坏城市景观的“顽症”得到较好解决。同时积极支持公交和出租车运营,充实县城交警中队警力,增添城区道路标线和红绿灯,城区交通拥堵的问题有所好转。加大城市管理经费投入,增加了环卫工人,增添了环卫设施,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清扫保洁面积逐步扩大,城区环境逐步改善。六是城乡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