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群众这个主题,面向服务对象讲服务,依靠建设主体抓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群众共建宜居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既要关心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又要关心人的安全需求、情感需求、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需求,体现亲和,彰显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新课题。以先进社区文化为载体,动员居民在共建美好家园中提升道德层次,在参与民主自治中增强责任意识,全面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广大群众满意作为评判得失的唯一准则。从居民最希望的事做起,最关心的事抓起,最急迫的事干起。凡是能够办的,要立即去办;应该办的,要不打折扣去办;暂时有困难的,要不等不靠,创造条件积极去办,不断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坚决不搞有名无实的形式主义,坚决不干急功近利的面子工程,坚决不做劳民伤财的表面文章。
要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境界,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区主要体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和谐关键取决于制度设计的先进性和人的现代文明素质的提高。建设和谐社区,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社区和谐最基本的体现。作为社区的每一个个体,人们需要平等交流、友好互助,需要社区成为理想的精神家园。要通过正确引导和适时扶助,搭建平等参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平台,形成居民互尊重、邻里和睦处的风尚。建设和谐社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居民对绿色和水体有着天然的依恋,社区环境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社区环境的营造、设施的配置,都要符合人的生存需求和发展,积极创造人与自然亲近的空间,提高舒适度,增强吸引,满足人回归自然的愿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建设和谐社区,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参与社区生活是人的社会需求。要顺应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完善社区功能,规范社区秩序,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满意度,在和谐互动中取得发展。
要不断创新。建设和谐社区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件新生事物。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矛盾的交织点,社区之间的基础条件和居民构成各不同。必须把握社区建设的内在规律,承认联系性,看到差异性,把握共同性,抓住矛盾点,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要紧紧围绕利益共享这一核心,在社区理念上创新,在社区特色上创新,在服务体系上创新,在市场化运作上创新,在管理模式上创新。通过创新,形成一区一品、互融合、得益彰的新兴社区格局。社区的差异性,决定了发展模式的特殊性,不能搞一刀切。要依据社区资源秉赋、人文环境比较优势等诸多因素,以理性超前、积极务实的精神,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评价体系,闯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建设和谐社区的新路子。
三、切实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关系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是执政为民的重大责任。以政府主导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以市场化运作提供准公共服务产品,以完整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快建设服务型社区,是今后社区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必须统筹安排,精心运作,不断加大工作度,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市每一个社区。
(一)加强社区公共环境服务。社区环境是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综合体现,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社区公共环境必须达到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管理规范有序。新建社区主要是搞好维护,持久巩固;老社区主要是加快整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