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社区居民自治水平不断提高。扩大了居委会直选范围,普及了居务公开,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协商议事会议等自治制度普遍建立,政府行政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趋向协调。各类社区民间组织达到6506个,社区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到30万人。五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从年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首创社区志愿者协会开始,一种自愿参加、邻里互助、不计报酬、同献爱心的新风尚在全市陆续兴起,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不断充实,品位不断提高,活动不断丰富。红桥区创造了科普、文化、体育、卫生、环保以及法律服务“六进社区”的先进经验,得到了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并向全国推广。河西区充分发挥驻区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等资源优势,邀请他们“走出庭院,融入社区”,形成了“五老”活跃社区的生动局面。西青区杨柳青镇以一举夺得我国北方唯一全国十大魅城镇为契机,全面加强以地方风情、特色文明为标志的社区建设。大港区在社区建设中,坚持区企共建、资源共享,城乡联动、共筑和谐,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群众性社区活动遍地开花,各具特色,“一助一”帮贫济困、社区“三位一体”青少年教育、居民消夏纳凉晚会等活动广泛开展,有效促进了我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来自于全市上下的拼搏奋斗,也饱含着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市一大批社区工作者,长期工作在基层,操劳在社区。他们是社情民意的第一知情人,是化解矛盾的第一协调人,是反映诉求的第一联系人,是服务群众的第一带头人。是他们在党和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民心桥”。他们干的是“小巷总理”的活,管的是千家万户的事,拿的是低标准的补助,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无怨无悔。这种精神正是最可宝贵的时代精神。借此机会,我向广大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地感谢!
成绩的取得固然可喜,理性的总结更能给人以深刻启迪。回顾这几年的社区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建设和谐社区,必须坚持协调发展,“三个文明”一起抓。我们始终注重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为支撑,政治文明为保证,坚持高标准、追求高水平,不搞“单打一”,扩大覆盖面,使“三个文明”齐头并进,有效提升了建设和谐社区的整体水平。
——建设和谐社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始终把尊重人、关心人、为了人放在社区建设的首位。想问题从居民生活的实际需求来考虑,做工作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来展开,定政策着眼扶助困难群体、维护社会公平。居民所盼的正是政府想办的,政府所做的正是群众急需的,广大社区群众高兴满意。
——建设和谐社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度。我们始终把社区建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点,使财政向社区适度倾斜,资源向社区合理调配,精向社区更多集中,直接为广大居民提供了许多优质公共服务产品。这不仅调动了广大居民和社区工作者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而且树立了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建设和谐社区,必须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共驻共建的整体合。我们始终抓住社区主体多元化、社区工作多样化的特点,动员组织社会量,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同唱社区建设一台戏。形成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纵横联动的运行机制,优化了资源组合,产生了乘数效益。
在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社区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问题有:社区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不够高;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整体活明显不足;社区投入和政策倾斜不够,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