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小城镇建设进入一个重要阶段。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新探索。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各试点镇奋力拼搏,进展得很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第一、二批试点已开工620万平米,竣工316万平米,累计完成投资155亿元,有10万农民住进了小城镇。今年3月3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又研究确定将12个镇列入第三批试点,今年将全面展开,涉及143个村,9.1万户,24.8万人,规划建设农民还迁住宅和公建1400万平米,总投资560亿元。可以说,小城镇建设已经由点到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宅基地换房办法搞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各区县、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大家都很辛苦。我认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照这个思路抓下去,的城乡面貌一定会有一个更大的变化。这届市委、市政府干成的几件大事,小城镇应算其中的一件。小城镇建设这件事,一定要做出品味来。许多事情,不是宣传出来的,是实际干出来的。
中央反复强调,"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我一直认为,在我们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依照我的思考,就是七个字:"安居、乐业、有保障"。实践证明,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解决好农民问题的一条出路。从目前看,有几个方面效果:集约利用土地、节约能源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享受到城市生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肯定,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真心拥护。去年4月,华明镇被上海世博会选中,成为参展作品。今年元宵节,几万名农民,在自己的小城镇里自发搞活动、跳秧歌,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政府政策好。他们总结了一句话:"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这句话很朴实,表达了广大农民内心的真实感受。
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高同志在市委九届四次全会上也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模式,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使的农村城市化走在全国前列。建设示范小城镇,可以大大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更好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还可以为未来发展预留出空间,为重大项目建设铺平道路。同时,对当前扩大内需,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也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既定的工作思路,发挥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优势,坚定不移地把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这项工作搞好,尽快改变城乡面貌,尽快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城市化的
成果,努力为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我们讲"三农",核心问题是农民,农民核心问题是安居、乐业、有保障,只有把农民的问题解决好,做到有工作能力的人能找到工作,有养老和医疗保障,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化。如果不把农民的问题解决好,剥夺农民利益,城市化难成,工业化难化。
我希望,凡是示范小城镇,都要加快发展,因为有加快发展的条件。应有一定的财力,镇财政收入每年增幅不能低于40%,要相当于中部地区的一个县的水平才行。前几天到津南区调研,听了八里台镇、小站镇,还有东华明镇的汇报,财政收入增长都在40%以上。复垦后土地搞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在平衡的基础上,划出一块地搞制造业园区,要规划得漂漂亮亮。这样搞下去,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步子就迈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