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切实加强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基地和示范校建设,不断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好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加快推进职教新区建设,完善载体,办出特色,凸显优势,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心。
三是继续完善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重点是全面落实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计划,加快启动实施新一轮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遴选一批与我市重点产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力争再有若干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若干科技创新平台进入部级以上重点建设行列,不断提高我市重点学科对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同时,圆满完成三校区建设工程,加快中医药大学选址新建工程,全面落实医科大学“211”工程建设任务。
四是继续完善开放灵活而富有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城区,要完善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在农村,要加强区县职成教育中心建设,完善县、乡、村成人技术教育办学网络;在网上,要积极构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满足公众多样化在线学习的需要。
五是构建比较完备的特殊教育体系。重点是整合全市残疾人教育资源,加强特教学校建设,完善区县特教中心功能,构建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让更多的残障学生,能够通过接受系统的教育,提高素质,掌握本领,让知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改变命运,从社会的受援者变为社会的贡献者。特殊教育体系是否完备,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城市文明、和谐的重要标志。
突出“四个着力”:
一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情。今后几年,我们要重点实施三大工程:①大力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抓住海外人才市场低迷的有利时机,通过“特聘(讲座)教授”制度,加大高校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揽学术领军人物工作力度。②实施“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精心培养一批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的基础教育专家型名师、名校长。③以“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项目”为载体,加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着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重点是加快大学软件学院建设,率先在软件外包服务领域,探索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典型经验,推动学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完善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推动高校在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着力办好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重点抓实三项工作:①从“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制度建设的战略高度,探索完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评价模式,努力使我市成为全国职业教育重大制度创新的策源地。②搭建集技能大赛、职教论坛和教学仪器设备展销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平台,进一步突出大赛的品牌效应和引领作用。③推进并加快职业技能大赛国际化的进程,使之成为展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盛会和舞台。
四是着力抓好几件大事。①全力备战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一手抓场馆建设,赛事组织;一手抓运动员选拔、训练,确保实现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第一的预期目标。②全力推进职教新区建设。一方面要抓好新区的论证、立项、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调整专业布局、资源重组、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做优做强职教特色。③全力做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加固与改造工作。一方面要在排查鉴定的基础上,对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我们要做到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学校要成为“让群众最放心、让家长最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