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改革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改革的目标,注重将企业改革与项目带动、招商引资、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有机结合,依靠市场手段盘活存量,催生增量。川橡集团、天台化工等一批企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气,实现了资金与技术、品牌与资本的有机结合。同时,我们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改革向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延伸,向垄断性、半垄断性企业改革延伸,全市供销社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改革都取
得了突破性进展。最近,市委常委会又在深入学习省委有关精神的基础上,要求全市对所有自然资源和政府把握的公共资源都要坚持走市场化、规范化的路子,实行公开拍卖。
创新发展机制,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认真贯彻全省“巴中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引导群众、吸引业主、依托协会、“一事一议”、政策激励等方式搞农建的新机制,加大农田基本建设、病险水库治理和交通建设,今年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入*亿多元,完成通乡油路、水泥路***公里,通村公路***公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抓住我市作为全省农村金融支农改革试点的机遇,积极探索“财政引导、金融互动、外资投入、民资启动”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作用,增大资本金总量,加大对重点优势企业的担保力度,支持企业抓住机遇快速扩张。进一步完善“千万工程”担保公司运行机制,积极帮助骨干龙头和养殖业主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今年已担保贷款****万元,启动信贷资金****万元,并通过信贷启动吸引民间资金*.*亿元,引进市外资金****万元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创新农村经营治理机制。坚持“三民”“四自”原则,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用不同方式大力推广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提高合作经济组织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围绕山羊、生猪、柠檬等特色产业,依托产业和企业引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成为全市推动农业调结构、带领农户闯市场、帮助农民增收入的重要力量。
积极推进行政治理体制改革,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进一步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深入推进“环境兴市”战略。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全面清理、公示行政审批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重组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并对一些政府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努力促进政府部门提高依法服务、阳光服务、高效服务的水平。大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备案制、核准制,放宽民间投资,充分发挥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促进了非国有投资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规范政府性投资,全面实行代建制和项目业主负责制,通过土地、资金、建筑三大市场互动来促进投资的机制正在形成。加快推进财政改革,在市本级全面实行部门综合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进一步严格收支治理,同时完善公安政法经费保障机制,财政资金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起到了保障作用。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实效不断增强。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围绕资源优势招商,抓住重点产业招商,面向大企业招商。抓住川渝经济合作契机,加大面向成渝两地招商力度;充分利用丘陵经济发展示范区效应,加大向上争取力度;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对内激活民资力度。通过搭建“资阳市(重庆)投资说明会”、“安岳两节”等载体,参加“川京合作”、“川澳合作”等活动,既引进了一批项目和资金,又展示了资阳的开放形象。高度重视诚信环境建设,强调抓好“最后一公里”服务,做好从项目洽谈引进到开工建设、形成生产能力的全程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