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贫困家庭进行帮扶,30978名困难群众全部得到救助。积极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享受补助的农民达13万人。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开展“诚信在鹤壁,道德伴我行”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扎实开展“双创”工作,被命名为全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切实加强宣传工作,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外宣工作成绩突出,为提高鹤壁知名度做出了积极贡献。认真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认真落实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开展工作,履行职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群团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依法治市,加强法制教育,公民法制意识增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全力做好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等工作,多数矛盾被化解在基层。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部位,狠抓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切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形成了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愉快、生动活泼的工作氛围,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圆满完成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换届工作,顺利实现了省委批复的人事安排方案。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在市直机关、县级领导班子中分别开展了思想作风整顿和“执政为民”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执政为民意识。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标准,对市直单位和县区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和加强,一批有能力、有实绩、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调整补充了后备干部队伍。选派优秀干部到省、市委党校学习培训,到基层锻炼、参与驻村帮扶,到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挂职,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认真抓好任前两次公示、干部交流等工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勤政敬业、求真务实为主题,突出抓好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市级领导干部和市直机关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对提高工作效率、严格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8个方面提出了23条明确要求。认真落实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12条意见。在全市普遍推广“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通过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畅通了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促进了乡村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全方位开展效能监察,把范围拓展到所有党政部门。成立了市委督导组,形成了市委督导组,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纪委效能监察室联动督导监察的工作机制,促进了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深入开展培养“三带三强”党支部书记活动,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92.8的村配备了大学生村官,优化了村两委班子结构,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寓于改革发展之中,创新工作机制,注重工作实效。市委常委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公开廉政承诺,自觉接受全市人民的监督。扎实开展“两项治理”,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