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维护社会稳定。
五、认真落实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妥善解决老年人“养”和“医”的问题。近年来,中心和省、市为了解决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使老年人真正得到实惠。我市有65的老年人口在农村,各地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工作。要进一步提高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率,并逐步提高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标准。社会救助要更多地向农村贫困老年人倾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要重点解决好残疾老人、高龄老人、贫困老人的疾病负担问题。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当地特点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依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落实《关于
加强我省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老年人优待优惠办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在生活上关心老年人,在精神上慰藉老年人,在权益上维护老年人,使敬老、养老、助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积极推进“老有所为”。老年人才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各地要坚持自愿量力、社会需求与个人志趣相结合的原则,鼓励老年人从事关心教育下一代、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咨询服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积极为老年人融入社会再作奉献提供平台,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在智力、技术、经验上的优势。
(四)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院”建设是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力度,与其他老年人相关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一并考虑,进一步完善与配套,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到各类为老服务。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建设速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吸收民营资本举办养老服务业,努力建设更多更好的与老年人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卫生、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场所)。充分利用现有的为老场所和设施,增加面向老年人服务的项目,免费或优惠向老年人开放。农村社区也要创造条件建立老年活动中心(站),为老年人活动提供便利。
六、加强民政老龄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民政老龄工作队伍素质
民政老龄工作是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工作。加强对民政老龄工作的领导,提高民政老龄干部的能力素质,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首先,要摆上重要位置,强化责任意识。民政、老龄部门是社会服务机构,也是政府职能部门,希望民政、老龄部门要做到有为,要争得有位。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关心关注民政老龄机构的建设,切实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为民政老龄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保障。
其次,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要建设和谐社会,要建设和谐__,光靠一个部门、一个领导、一级机构是办不到的,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形成整体合力,才能够把民政、老龄工作和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事业做好。各级民政老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协调、沟通,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民政老龄工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促进事业的的健康发展。
第三,要开展创建活动,提高工作水平。民政、老龄机构是做好民政、老龄工作的主体部门,也是责任部门,一定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完善好工作制度,配套好举措。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级的关注,多项政策和举措的出台,民政老龄机构工作量加大了,工作任务加重了,业务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