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高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意识,充分熟悉实施内河涌综合整治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洪涝灾难、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是我国当前四大水环境问题。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带,是一个水利水害并存的地区,保护水资源和治理水环境的任务十分繁重。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岭南水乡文明的载体,境内河涌承担了排涝浇灌、纳污冲污、水上运输、城市景观等功能,是城镇发展的生命血脉。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内河涌的综合治理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部分河涌萎缩和淤积日益严重,水质恶化,水体交换能力差,过流能力不足,既无法发挥其水利方面的作用,又成为城镇生态景观的败笔,对城镇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意识,把实施内河涌综合整治的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水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从城市角度来说,它与城市绿地系统、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一起组成了城市生存的底座,并决定了城市及其居民的生存状态,打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就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心剂”。内河涌综合整治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改善我市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从规划、建设到长效的治理,都要把这项工程放在全局的角度考虑,注重协调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形成良性发展。内河涌综合整治是广大市民群众对市政府工作的一项迫切要求,我们要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出发,充分熟悉内河涌综合整治惠及市民百姓的重要性。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全市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要正确熟悉我市水利防灾减灾工作的形势,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保全面顺利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筑牢我市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基础。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实施近三年来,各级各部门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26.8亿元,完成比率81,三年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黄华华省长强调,要加快我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步伐,该项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决定的十项民心工程之一,是防洪的重要基础设施。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要从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统一熟悉,认真研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工程建设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熟悉,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实施防灾减灾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抓好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建设治理等要害环节工作,想方设法解决突出问题,全力以赴,按时圆满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一是工程要结合防洪、排涝、供水、环保以及城市美化绿化功能进行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使工程能经受得起洪涝的考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是要加快施工进度,全力做好资金的筹措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市场投入双管齐下,千方百计解决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资金问题,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需要。三是各区要按照省、市的要求,一级抓一级,把工作责任落实到
相关部门和人员。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协同作战。尤其水利部门要坚持高起点抓好规划,同时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加强工程的治理与监督。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
我市处于珠江三角洲的河网地带,现有各类河涌280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