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望完成,但平均数不能代表大多数,我市在巩固提高小康水平、扩大受益面,尤其是加快富民进程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难题,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从经济发展动力看,主要是通过持续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拉动经济增长,本地生产要素的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规模与经济实力不相适应,自主创新能力尤为薄弱,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消除。从可持续发展后劲看,与“十五”相比,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增大,用地更趋紧张,环境容量非常有限,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难度加大。从与先进地区的对比看,我市虽然在总量、工业投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服务业发展等方面与先进地区还有不小差距。从领导工作水平看,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基层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既是张家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黄金发展期,又是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的矛盾凸现期,更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害期。我们要充分熟悉张家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同时更加强调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把发展质量和效益摆在首位;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更加强调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共进;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时更加强调自主创新,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同时更加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保持社会安定和谐。
三、“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
制定和实施我市“十一五”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全面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张家港”为目标,以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以港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使张家港经济更加繁荣、科教更加发达、环境更加美丽、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文明、人民更加安康。
按照率先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张家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市现代化取得新的进展,生态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全国前列。到年,总体达到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要求。
在发展重点上,要把握好以下个方面:
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沿江重点发展先进基础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市域中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市域南部、东部重点发展优势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现代农业的产业格局,不断强化各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关联度较高的企业集群。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重的原则,鼓励企业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开发能力。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支持拥有名牌产品和商标的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治理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经营效益好、用户满足度高的骨干企业创建各类名牌,树立良好的区域品牌整体形象。
⒉以物流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现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