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平安桐城”要从加强社会防控体系入手。把“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治安要求摆上更加突出位置,着力点要放在重点地段、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形成以公安为龙头、点线面有机结合、全时空、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治安体系。创建“平安桐城”要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入手。坚持把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和综治网络组织、综治队伍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要害环节,大力提高基层的实战能力,构筑维护稳定的牢固防线。创建“平安桐城”要从开展普法教育、排查矛盾纠纷入手。继续抓好全民普法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法制宣传的途径和方法,抓好阵地建设,推动法制宣传的经常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对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要做到信息灵敏,覆盖全面,运作顺畅,反应快捷。创建“平安桐城”要从实行领导责任制入手。“主政一方,守土有责”,对于这份震任我们既不可上推,也不能下卸,必须自己勇敢地承担起来。一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宣传教育,突出抓好对人民群众的释疑解惑和排忧解难工作;另一方面,对已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及时化解。市委在这里再次重申,凡是涉及社会稳定方面的问题,本地本单位负责同志袖手旁观、坐视不管、任其发展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我们将严格按照责任制要求,彻查严处,毫不含糊。
第五,党委要把党管武装的要求真正落实到武装建设新发展上来。党管武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人民武装工作的根本原则。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各级党委既要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又要着力解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上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管武装原则。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要求,做好党管武装“三纳入”:真正把武装工作纳
入党政领导目标治理责任制,纳入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定期开好党委议军会、武委会、国防动员会、现场办公会、武装工作等例会。做到议军不走过场,双向兼职不挂虚衔,定期办公不敷衍了事,开展活动不流于形式。
二要大张旗鼓地营造抓武装工作的良好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和《安徽省征兵工作条例》等法规的宣传;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历史资源和各种快捷便利传播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开展国防历史、国防形势和国防知识的教育。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在全市上下营造一个关心国防、支持武装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要毫不松懈地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中办发〔××××〕××号文件精神,配齐配强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落实武装部长参加同级党委规定,确保党对基层武装工作的领导。乡镇街道党委要在市人武部政工科、市委组织部门的指导下,重视做好专武干部的培养、考核工作,保证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武装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专武干部对民兵营长选配的主导作用,为民兵工作“三落实”提供强有力保证。
四要想方设法地加大对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的投入。按照“芜湖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基层人武部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使基层武装部达到“组织机构健全,双重领导落实,干部素质优良,完成任务圆满,基础设施完善”的标准,使民兵连(营)达到“政治合格、组织巩固、练习落实、集结快速、制度健全、设施完善、作用明显”的要求。要始终确立这样一个思想:凡有利于军事斗争应急作战预备的,文件上有规定的要果断办,文件上没有规定的要主动办,一时能解决的马上办,暂时解决有困难的设法办;军事机关和基层武装部提出来的及时办,没有提出来的要靠上去办,真正高标准地抓好军事斗争的应急作战预备,切实推进我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