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培养好如皋跨越发展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建立、完善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配置使用、鼓励激励、社会保障、有序流动等方面的政策,为全面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各类公益事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的需求。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按照产业发展的思路,放大名校效益,叫响如皋教育品牌;采取订单式、市场化运作的形式,大胆尝试校企合作办学,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包括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等在内的立体教育网络,努力构建如皋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进一步深化市属医院产权制度改革,规范镇医院经营管理行为,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和医疗质量。扎实推进文化大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功能,加快群众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运用市场经营的理念,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各类艺术团体和文艺协会等载体,做好文化产业文章;加快有线电视发展步伐,力争明年上半年建成有线电视县(市);以承办2006年省十六届运动会部分项目为契机,筹划建设多功能体育馆。认真执行三大基本国策。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切实加强土地节约利用和规范管理,争创省“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县(市),提高人口素质。
(八)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新跨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实现跨越发展与加快富民的互动并进,努力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1.扩大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三个优先”、“四个到位”。把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摆在党委、政府工作的优先位置,对就业再就业资金的需求优先安排;坚持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证到位。明年必须帮助2000名以上的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50%以上,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建立统一公平的竞争就业机制。取消各种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就业政策,认真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维护企业职工权益。推行岗位工资制、工资集体协商制,完善最低工资制,推行欠薪保障制和灵活就业工资制,力争全年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较大幅度提升。
&nbs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