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个强县,扶持30个弱县的政策措施,借助外力,启动内力。要切实简政放权,凡是能够放到县里的权力全部放下去,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有2-3个县进入全省综合实力30强,1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在强乡(镇)、强村培育上,各县区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乡(镇)、村(居)经济快速发展,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有5个乡镇财政收入过亿元,20个乡镇过5000万元。在强企培植上,要千方百计为企业的发展扫清障碍,排忧解难,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就要千方百计支持,力争两年内金锣、江泉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三至五年内有5家企业过50亿元,有20家企业过10亿元。
三、发展大民营,在膨胀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总量上实现新跨越
像我们这样一个国家重点投资很少的地区,今后加快发展的希望在民营经济,潜力也在民营经济。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温州学习、向德州学习,把民营经济作为第一增长点来抓,让整个民众热起来,让整个临沂活起来,争坐山东民营经济的“头把交椅”。我们有这个条件,也有这个优势。因此,各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要再提高,政策要再宽松,培育力度要再加大,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唱主角,力争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新增就业占全部城镇就业人数“三个比重”每年都以8个左右百分点的速度递增,五年内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实现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0%以上,从业人员占全市职工总数的80%以上。市委、市政府近期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各级要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要鼓励支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积极参与民营经济发展,让全市民众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活起来。要坚持一手抓铺天盖地,一手抓顶天立地,在促进面上发展的同时,扶优扶强,争取每年有300家以上企业进入规模以上行列;并排出民营企业50强和出口创汇企业30强进行重点培植,力争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创汇两年翻一番,让现有民营企业最大限度地活起来。
在政策扶持上,要进一步放开民资进入的领域,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允许优势企业向社会吸纳资金,让民间资本最大限度活起来。
四、推动大开放,在加快经济国际化上实现新跨越
加入wto之后,区域经济更多地融入国际经济主流,走出家门便是国门,必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求发展、求突破。各级一定要把握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树立大开放的观念,以更大的胆略,更灵活的措施,推动外经贸工作的大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的进程。首先,要紧紧抓住我省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契机,根据我市实际和日、韩、台产业转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加大对日、韩、台投资项目引进,积极贴近或挤入我省新的产业协作区。其次,要大力培植加工贸易新的增长点。我市现有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只有30余家,仅占出口企业总数的4%,开展加工贸易的潜力很大。各级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组织引导好企业“走出去”,寻求合作,延伸生产链条,对外承揽加工贸易业务。到年底,全市要新增加工贸易企业20家以上。各县区也要争取有新的突破,今年加工贸易企业不许出现空白;基础较好的乡镇也都要争取有加工贸易项目上马。到2009年,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要占到外贸出口总额的30%以上。第三,为促进我市的对外开放,要尽快建设新的高标准的临沂口岸,使口岸功能、监管模式、运行方式等符合经济国际化的要求,更好的发挥口岸的通道作用,降低商品出口疏运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服务。
五、构筑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