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加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环保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这些表明“十一五”时期仍然是我市负重爬坡、跨越赶超的时期,是艰苦创业、奋力进取的时期。特别是在全省各地发展都在加油提速的形势下,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因此,必须坚定信心不动摇,紧抓机遇不放松,主动出击不懈怠,为民谋利有更大作为。
二、明确发展新要求
《纲要》拟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到2010年,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力争实现翻一番,人均gdp超过2万元,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000亿元,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这些指标,既包括经济,也包括社会事业,既要求速度,也要求质量效益。实现这些目标,我市的经济结构将更加合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显现,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大。交通将更加便利,高速公路、县乡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建设也将有较大发展,基本形成全市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城镇布局将更加科学,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将更加宽裕,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社会将更加和谐,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一个“富裕、美好、和谐”的新*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美好的蓝图,不仅需要精心描绘,更需要用心工作,使之变为现实。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工作思路。今后五年我市的总体发展思路,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五大战略”(以工兴市、科教兴*、名城带动、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三化”进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抓好“四项建设”(建设富裕*、美好*、活力*、和谐*),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增强全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把我市建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充满活力的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落实工作思路,实现发展目标,不仅需要扎实工作,而且需要明确发展要求,把握发展方向。“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的根本要求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所谓“快”,就是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加快发展,有效益的速度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不断扩大经济规模,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均水平。所谓“好”,就是坚持以经济结构调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目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才能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才能真正创造*美好的未来。因此,“十一五”期间,各级各部门一定不要忘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既要发展得快,又要发展得好。
三、运用发展新思维
实现我们的目标,必须采取创新的方法。《纲要》不仅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而且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把这些措施落实好,必须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树立和运用发展新思维。
(一)坚持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协调。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城镇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和标志,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十一五”时期,要把抓工业与抓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双轮驱动,协调发展,共同推动濮阳振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