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奋斗历程全市人民心血智慧结晶
开发建设滨海新区,是“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多年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了重重困难,基本建成了现代工业基地,全面增强了辐射和服务功能,滨海新区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这是全市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温家宝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曾亲临滨海新区视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家率先下放了天津港的管理权限,首批建立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较早设立了天津港保税区。所有这些,都为滨海新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十多年来,我们把中央的精神与天津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框架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64亿元
滨海新区开发建设之初,我们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大面积的危陋平房急需解决,很多国有老企业急需改造,老城区的基础设施急需更新完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需要大量的投入。尽管全市财力十分有限,我们还是坚持统筹发展,举全市之力建设新区,明确提出了老区支持新区、新区带动老区、新老并举、共同发展的思路。这些年,市财政通过地方收入全留、税收返还、以港养港、专项补助等多种方式,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增强了新区快速发展的活力。我们着力提高新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区的载体功能,壮大新区的整体实力,预计到今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6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880亿元。建成了比较发达的陆路交通网络,建成了国际性的深水大港,建成了我国北方重要的航空货运中心,建成了一批水电气热统一配套的公用设施,滨海新区的现代交通体系和物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对内吸引和对外输出的双重作用更加明显,发挥着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中西部的枢纽功能。
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的优势产业
生产总值由112.3亿增至1500亿
我们结合全市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在新区培育和壮大了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一批优势产业,形成了高新技术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群。滨海新区生产总值由当时的112.3亿元增加到1500亿元,增长了12.3倍,年均增长20%以上,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建立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7亿美元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始终是滨海新区的根本之策。我们大力建设开发区、保税区和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对外开放功能区。预计到今年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7亿美元,占全市的62%,世界500强中有70多家在新区投资;外贸出口总值占全市的65%以上。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外商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
初步形成具有新区特点的发展模式
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新区的总体布局上,我们注重体现规划的先导性,制定了基础设施规划和总体规划,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编制了发展战略规划。在新区的功能定位上,我们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加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