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建设步伐。淮南因煤而兴,煤电化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80%以上,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60%以上,基本上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淮南要推进工业化,实现大发展,唱响煤电化,打好资源牌是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我们必须突出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三大基地”建设在我市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毫不动摇地把“三大基地”建设好。建设“三大基地”,项目是基础。要千方百计编项目、争项目、跑资金,做好项目的开发,转化和落实工作,努力形成投产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围绕建设亿吨煤基地的目标,完成一批矿井的技术改造和改扩建,建设顾桥矿、张集北区、丁集矿、刘庄矿、展沟矿等一批现代化大矿井,积极推进煤层气开发建设和综合利用,力争到2009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7000万吨,到2010年达到1亿吨,到2020年达到1.5亿吨。围绕建设华东火电基地目标,建设田家庵电厂30万kw机组、平圩电厂二期2×60万kw机组、洛河电厂三期2×60万kw机组、矿业集团两个4台60万kw机组、香港瑞亨公司4台22万kw低热值燃料电厂、刘庄2台60万kw机组等工程,力争到2009年形成900万kw装机生产能力,到2010年形成1000万kw以上装机生产能力,到2020年形成2000万kw装机生产能力。围绕建设煤化工基地目标,以淮化集团为依托,以资本运作为手段,以发展燃料化工、精细化工为重点,进一步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到2010年形成100万吨化工产品、100万吨合成油生产能力,到2020年形成200万吨化工产品,300万吨合成油生产能力。建设三大基地,开放是关键。6月份,矿业集团与华能集团和中电投签署了共建淮南煤电基地意向书,这是我市大企业、大项目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遇,千方百计加强与华能集团和中电投的合作,借助外力把我市的煤电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要面向国际市场进行专项招商,引进外资加快煤化工项目的建设步伐,大力推进淮化集团与韩国、日本等国际大公司、大集团的合作,促进淮化这个煤化工主体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第二,着力构筑产业群体新优势。围绕“工业立市”,加快发展煤电产业、化工医药产业、机械电子产业、建材冶金产业、纺织服装产业、轻工食品产业等六大产业。煤电产业要依托“三大基地”建设,壮大规模,做大做强,到2009年全市煤炭工业销售收入和电力工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40亿元和100亿元,2010年分别达到200亿元和140亿元,2020年分别达到300亿元和280亿元。化工医药产业要重点加快淮化年产20万吨合成氨老系统改造,推进年产9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等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在我市布点建设万吨级煤炭液化装置,争取福建鑫海100万吨冶金焦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德邦兴华33万吨氯化铵和30万吨纯碱项目建设,到2009年化学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8亿元,2010年达到65亿元,2020年达到130亿元。加快国瑞制药、绿十字、东芝堂药业、佳盟药业、清华药业、江中制药等企业建设,大力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