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城市五连冠,整个城市社会稳定、政通人和,充满生机和活力。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先后经受了非典和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在“抗非”斗争中,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建立健全了科学严密的防范体系,投入防非资金2433万元,实现了我市非典疫情“零发生”的目标,夺取了抗非工作重大阶段性胜利。6月下旬以来,我市发生了自1991年以来的又一次特大洪涝灾害,淮河水位创历史最高。全市人民发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抗非精神,严防死守,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科学调度,果断决策,多次化解险情,保证了无一溃堤和无一伤亡现象发生,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重大胜利。
我们要认真总结“抗非”和“抗洪”经验,把它变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两年来,我们加快发展的实效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也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改革之魂、发展之源。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坚持把推进思想解放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以强化开放观念为核心的“五个行不行”大讨论活动,组织市几大班子、市直部门和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增强了全市干部群众的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为加快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我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够,最大的任务是加快发展。两年来,我们针对资源性城市体制转轨、结构转型的严峻形势,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不争论中发展,在不甘落后中奋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被动局面,市民收入在发展中得到增加,城市地位在发展中得到提高,干部队伍在发展中得到锻炼。实践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才能明辨是非,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坚持以发展为全局,才能团结汇集各方面力量,做到干事业一条心,抓工作一盘棋,搞建设一股劲。
开放是前进的动力。思路就是出路,思路就是财富。两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审时度势,确立了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建设的战略思路,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培育了一批极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引来了一个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走出了一条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子,找到了一项救活困难企业的良策,实践了一种经营城市的理念。大开放战略的实施,找到了解决我市困难和问题的 “金钥匙”,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环境是最大的品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优势是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正是因为我们牢固树立了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竞争、抓发展的观念,坚持把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加强环境整治,打造诚信政府,努力做到“只要项目定下干,一切手续我们办;只要项目一开工,跟踪服务全过程”,对外商投资项目实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绿灯”,倾心打造“政策洼地”,我们才有今天这样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就。
实干是成功的关键。实干兴业,空谈误事。形成一个好的决策很重要,抓好决策的落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