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个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必须加快实施工业立市、生态兴市、科教强市战略,突出抓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工业立市,就是要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强化工业在强市富民、发展三明中的支撑作用。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推动城镇化、市场化,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快老工业基地改组、改造,做大做强机械、冶金、化工、纺织、林产、建材等重点产业,积极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加速产业集聚升级,推进全市经济增总量、壮实力、增后劲、添活力。生态兴市,就是要发挥三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效益型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环境优势向竞争优势、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化,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优良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教强市,就是要把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升经济整体素质、档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加快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大力培养、引进、使用各类人才,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智力保证和创新活力,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七个方面重点工作是:
一)着力改革创新,提高经济活力。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新的突破和不断完善,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一是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要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技推广、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低保制度改革。继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二是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深化企业改革,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按照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革和重组,解决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的结构性问题,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轻纺、二轻、建材、建筑、商贸等一般性竞争行业国有资本退出。继续帮助、支持辖区内中央、省属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加快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和主辅分离工作。推进市、县属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等多种合作方式,参与全省产业的分工协作,参与中央、省属企业项目布点、上下游产品开发,发展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寻求共同发展。从股权流动机制入手,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将股本资料权属,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www.gwku.net份合作制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继续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加强企业管理,建立重大决策责任制度和风险内控机制,强化财务、质量、采购和营销管理。三是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