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等。基础越牢,执政的根基就越扎实,执政的地位就越巩固。
经济基础是根本,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我们党执政后,在新中国建立30多年的基础上,只用了短短2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100年的路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我们党赢得全国人民信赖的根本原因。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第一位的精力、第一流的工作抓好第一要务,创造发达的生产力,实现国强民富。天津的发展正处在重要的关口。能不能充分体现先进性、协调性,事关天津的未来。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观念,增强追求科技进步的紧迫感,用先进水平的组合构成经济总量,形成天津发展的新优势。
群众基础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民群众总是在比较中来评价执政党、选择执政党的。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兴衰存亡。巩固群众基础,关键是真诚爱民,真心为民。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权力可以产生权威
,但未必能够树立威信。我们要特别重视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多发性、风险性,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牢记党的宗旨、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群众气顺、群众满意、群众得到实惠,这是我们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我们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我们要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都凝聚起来,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思想文化基础是增强党的凝聚力的精神保证。巩固执政地位,国不强不行,民不富不行,民族没有凝聚力也不行。现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形成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党的执政地位建立在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之上。
四、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结合点,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市各级党组织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全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努力把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执政能力,关键是看领导班子的能力、领导干部的能力。党的执政方略要靠干部去执行,执政体制要靠干部去创新,执政方式要靠干部去改进,执政基础要靠干部去巩固。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班子、有什么样的干部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执政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执政成效。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