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所有这些,在我市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总之,我们党的执政环境更为复杂、执政内容更为广泛、执政任务更为艰巨,对执政能力的要求和标准更高了。我们一定要牢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夺取政权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全市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深化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规定着执政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也是我们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充分表明,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了人民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近期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的尊重,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体现。我们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寓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让群众从多方面得到实惠,从多方面维护群众的权益;又要着眼于挖掘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科
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有机统一,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对规律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党的执政实践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密结合起来,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要牢牢把握“科学”两个字,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在发展中更好地解决各种矛盾,实现宏伟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是管全面的、管长远的、管战略的,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贵在自觉,重在坚持。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时代的高度,深刻认识科学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