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组织100名乡镇机关干部离岗创业;三是组织100名村干部带头创办企业;四是吸引100名在外成功人士“凤还巢”回乡创业;五是吸引100家外地民企来启落户创业;六是引导100家民营企业实施合资嫁接;七是引导100家民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八是组织工商、税务、金融、技监等条管部门,结对帮扶挂钩100家民营企业;九是培育100家市级以上科技型民营企业;十是培育100家民营定报企业。
要发挥特色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按照培育主导产业、做强产业龙头、做大企业群体、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着力打造启东特色的市域经济大产业。一是依托天汾科技五金工业园,做大做强电动工具产业。二是依托北新精细化学工业园,加快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三是以东盛科技、盖天力、双林生物、宏慈药业、中东药业以及皇家药材公司等企业为基础,大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四是以林洋、迪皮茜、华忆、三信、西欧电子为基础,大力发展信息电子产业。五是以海洋水产品资源为依托,做大海洋食品产业。六是以提升装备水平为重点,扩大、改造、提升棉纺、机械产业。七是以二建集团、建筑公司、安装公司为龙头,做大做强建筑业。明年建筑队伍要超过10万人,建筑施工产值要确保95亿元,力争100亿元。八是以城市经济为引擎,以市场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繁荣商贸流通和服务业。
4、突出富民优先,实现农民增收大突破,培育项目农业新亮点,争创产业化经营新优势。
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富民进程,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第一基础。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项目农业建设,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明年,全市项目农业投入总额要确保8亿元,力争10亿元,其中农业龙头企业投资额要确保3亿元;转移富余劳动力要超过35万人,转移率要提高2个以上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要达到8%。
要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全力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工程,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通过干部带头示范调,推广新品科学调,培植龙头带队调,扩大开放大力调,不断调整结构、调优布局、调大规模、调强龙头、调新品种。二是实施农村劳务输出工程,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最快捷的途径。要加强组织指导,使劳动力转移逐步实现由无序向有序、临时向稳定、单个向整体的转变。三是实施科技兴村工程,增强农民增收的后劲。组织部、科技局、科协、农工办、农林局等部门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紧密协作,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实行结对挂钩帮扶,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帮助解决生产、加工、营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四是实施三级联动工程,形成农民增收的活力。在千人牵手温暖大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象、扩大范围,调整充实帮扶内容,从重点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转向重点扶持寻求增收新路。每一位市、镇、村干部都要落实一个困难户、一个示范户,制定帮扶目标,落实帮扶责任。五是实施农村“五件实事”工程。全力加快农村险危桥梁改造、危房改造、二次改水、农村道路建设和大病医疗保险等五件实事进程。
要以项目农业为龙头,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农业是在新形势下,农业经营形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其实质是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以产业化的形式组织农业,以企业化的办法管理农业,以市场化的方式推动农业发展。这是贯穿在“三农”工作中的一条主线。抓农业,主要就是抓项目,要把主要精力、主要时间、主要资源都用在发展项目上,以项目抓带动,以项目求发展,以项目谋增收。通过项目集群的实施,使传统农业焕发生机,弱质农业增强活力,使农业项目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动力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爆发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