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大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要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状况,遵循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实行盘活存量与扩张增量相结合,发展资源加工业与装备制造业相结合,改造提高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逐步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市委、市政府将研究出台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的意见,并准备举办一期抓园区建设、促工业发展的专题培训班。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在全市形成大办工业的热潮。要按照工业化的理念和思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抓好粮食、生猪生产的同时,继续围绕乳业、松竹、果蔬、药材四大支柱产业搞好结构调整,积极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整体提高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水平。要把产业建设与财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产业发展中突出培育一批财源项目,开辟财税收入新的增长点,不断提高产业建设效益。二是项目建设。项目是投融资之本。没有项目就没有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省内实施湘西开发战略的政策优势、我市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下大气力抓好项目工作,使项目建设不断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财源增长点和新的就业增长点。要在全力抓好湘窖酒业、合力化纤、三一汽车、站前开发区、邵阳大道、佘湖山新城等重大项目的基础上,继续抓好产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重点项目的开发和储备,争取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省计划“笼子”。对已列入省级产业规划重点项目目录的项目和年内几次大的招商活动中已签约的项目,要跟踪服务,抓好落实。要舍得拿出优势项目让国内外客商投资开发,积极引导、鼓励民间资金由银行储蓄转化为项目投资,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成效。三是环境建设。始终把优化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工程”来抓。在硬环境方面,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加强交通、电力、水利、通信、城镇、生态建设。在软环境方面,围绕降低营商综合成本,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以优质高效的软环境留住本土创业者,吸引外来投资者。要进一步加快简政放权步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把该落实的政策落实到位,坚决杜绝明放暗不放、上放下不放的现象发生。今后,除国债项目、财政支持的项目、统借统还国外贷款项目以及国家限制类项目外,其它项目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切实做到该办的事办好,能办的事办快办成。要进一步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要深入开展优化经济环境综合测评工作,健全经济投诉中心和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制、经济环境测评引咎辞职制,加大查处力度,对破坏经济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做到有报必查、查必有果、处理到位。
(三)坚持协调发展,各项事业要有新的进步。要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和引导全市人民牢固树立建设小康邵阳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全社会道德风尚的好转。积极探索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机制,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