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成林融为一体,是南京的宝贵财富和独特魅力所在。要导入环境优先的发展新理念,把美化城市、彰显特色、提升功能,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要在巩固“双创”成果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生态城市创建工作,打造加快发展的新品牌,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新环境;要突出保护好老城的历史文脉,完善老城城市功能,重点实施好中山陵环境再造、明城墙绿化带、新街口商贸核心区整体改造等一批工程,建成一批国内国际有影响的特色景观、特色商圈;要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新区,按照时序进度的要求,推进“一城三区”的建设,特别是河西新城区建设,各项工程都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为标准,真正建成一批精品工程,力争出质量、出形象、出水平,展示新世纪南京新形象;要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地铁、三桥的建设进程,加快四桥、过江隧道的前期论证和申报工作,切实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要大力实施“绿色南京”工程,落实环保各项政策措施,更加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居环境优良、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风采。
第五,在富裕城乡群众上,要更加突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内涵。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郊县工作要把促进农民增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落实增收减负措施,实现农业税政府全额代缴,千方百计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拓展农民增收的多种渠道,积极探索集体土地使用的新途径,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大胆探索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民的新办法,建立健全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要赋予新时期郊县“三化”工作新内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千方百计扩大总量的同时,要把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把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外资、民资大项目上,把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四城八镇”的推进上,把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放在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上;要提高为农村农民办八件实事的水平,切实把改水、大病统筹等实事办实办好。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问题无小事,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全市计划种植155万亩水稻,要抢抓当前春耕备耕的有利时机,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落实各种扶持政策,调动农业种粮积极性,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保供安全。
三、用创新精神破解发展难题,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当前,南京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南京要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政府工作就必须不断开拓创新。这里,我再强调三点:
第一,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勇攀高峰的精神状态。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大背景下,保持经济运行的好势头,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经济运行环境趋紧,是一次挑战,更是一种考验。精神状态不同,工作力度不同,结果就大不一样。如果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怨天尤人、丧失信心,看到的更多的是困难和矛盾,发展就会拉大差距,最终也无法向历史交代、向人民群众交代;如果牢固树立无功即过、勇创大业的信念,全力拼抢、奋力争先,看到的更多的是机遇和优势,发展就会攻坚克难,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争先进位就能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压力和挑战面前,全市上下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战略机遇期,研究经济工作新特点、新规律,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更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困难面前不胆怯,挑战面前不退让,敢于负责、敢于创新、敢于争先,在顽强拼搏中把握机遇,在改革创新中实现突破。各级干部都要有攀登新高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