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提升经济整体素质
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超前谋划,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数字义马”。
从2008年开始,要逐步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要按照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指导思想,科学制定信息化建设实施规划。积极争取,力争列入全省信息化建设试点市,并享受其政策支持。要通过2—3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全市数字化网络,市、镇及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局域网普及率达到100%,率先基本实现信息化,塑造今日义马新形象。
高起点抓好信息网络建设。要制定规划,分步实施,明后两年重点抓好市、镇、村三级政府信息网络、商业信息网络、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科技教育信息网络、大中型企业信息网络等五大网络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硬件建设,提高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程度。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和行业信息上网,建设好义马信息港,各部门、各行业要逐步建立网页和专业网站。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协调指导力度,成立信息产业办公室,专门负责制定产业规划,协调处理信息化进程的日常事务。要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公务员信息化知识培训和考核,建立培训机构,编制培训教材,全市公务员培训率要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人人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推行数字化生产经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要立足三大基地,着眼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同时,高度关注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其作为对外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失时机地引进、发展、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加强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加大清欠力度,保证和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利益,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努力扩大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鼓励他们创办民营经济,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广泛开展“爱心捐助”等各类社会救助活动,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保证基层群众的生活稳定。
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全面启动创建“平安义马”工程。围绕“三年内创建全国综治先进市、创建全省一流投资环境”的目标,努力构建“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要针对不同时期犯罪的特点和趋势,加大“严打”整治力度,重点要对影响群众生活安全、破坏经济发展、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集中打击。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着力构建“社会面、内部单位、社区、公共场所、农村”五大治安防范体系,夯实稳定基础。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继续推行领导接访制、领导包案制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八)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切实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两抓一促”工程为龙头,全力抓好文化馆、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