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市容市貌有一个新的改善。积极探索经营城市新路子,要把土地作为城市最大的资本来经营,加强土地开发中心建设,规范土地市场,加快对现有道路、供水、空间资源及卫生保洁权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走以城养城、自我发展的路子,从根本上改变依靠政府投资城市建设的单一模式。
(三)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民营经济是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成分,也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要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扩大总量,膨胀规模,加压驱动,加快发展。
要把增加数量、扩张总量作为重点,坚持强化责任、加压驱动。两镇明年要各建成一个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基础较好的泰山路、千秋路、朝阳路三个办事处要引导并建成一个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常村路、新义街两个办事处要各建成一个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市直各单位都要想方设法引进项目,进一步完善奖励政策,对引进企业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调动各个阶层的积极性,迅速膨胀民营经济规模。衡量一个乡镇、一个街道的工作,主要看其发展的决心大不大,发展措施新不新,发展的成效实不实。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以能力的大小、以成效的大小来衡量我们的基层干部,决不能占着位置不干事、干不成事,贻误经济发展。
> 要用新的经营理念,壮大民营经济规模。着眼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档次和水平,加快培植一批骨干民营企业。对黄河冶炼厂、鑫泰锌业有限公司等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促其做大做强。对隶属关系相同、产业相近的民营企业,积极引导、整合资源,组建1—2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集团。全市上下都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特别是执法部门、职能部门,要转变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快毛沟经济区建设。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把苗元水库以东、义马东边界以西地带全部纳入经济区,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经济区集中,形成规模优势。要通过2—3年的努力,把毛沟经济区建成我市东部的亮点。
(四)激发基层活力,壮大农村经济
“三农”问题直接关系着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就我市而言,振兴农村经济关键取决于村级经济的活力。要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来抓,把壮大农村经济的突破口放在激活村级经济细胞上来。每个行政村都要选择一个或一批规模适中、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集中精力抓引进、抓实施,支撑村级经济;每个村民组、每一户都要选择一些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努力形成村村有项目、人人抓经济,市、镇、村、组、户上下联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农林、科技、水利等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项目和资金支持,为农村经济发展当好后盾。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以现有平台为基础,在涉农部门、两镇和重点龙头企业建成10个农业信息网站,整体并入中国黄河农网,及时有效地为农民提供种、养、加、务工经商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为村组、农户发展提供服务。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在发展壮大烟、草、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扩大中药、林业育苗等其它经济作物种植,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重点抓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以培育“常绿”、“千秋”、“义雪”等农产品品牌为重点,巩固规范现有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实现蔬菜生产标准化。以义华养殖公司、豫西畜牧繁育中心、食品公司养殖场为基础,积极申报无公害养殖基地,打造绿色肉制品品牌,全面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加强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