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特色优势和比较优势逐步显现。以构建区域特色经济体系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整合产业资源,确立了铬盐、能源、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明晰了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初步形成了独具义马特色的经济体系。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目标,全面启动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毛沟民营经济区初具规模,民营企业骨干群体进一步扩大,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稳步上升,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烟、菜、牧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农村人畜吃水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常盐线、姚仁线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适度超前的原则,引入了新的理念,初步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了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滨河北路、连银路、泰山南路和人民路全线改造工程,启动建设了环城路、银杏西路,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建成了城市集中供热、10万吨水厂一期工程,煤气管网入户延伸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鸿庆路、珠江路两条主干道改造和城市亮化工程,实施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改观。积极探索并动工建设了马岭、苗元农民生活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以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为重点,掀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深入开展了争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城市”活动,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不断深化党建三级联创和党员先锋工程,五好支部达到80%。注重在重大斗争和考验面前,锻炼思想、锻炼队伍。抗击非典斗争中,在全市城乡建立了党员义务先锋岗,面对生死考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受到了省委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通过这场斗争,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加强了作风建设,加大干部监督力度,开展了“五比五看”活动和思想作风整顿,推行了行政效能监察,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切实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在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基础工作的同时,大胆探索创新,建立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推行了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农村财务改革的做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将全面推广。深入开展了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高度重视人大、政协、武装、统战和群团工作,发挥了他们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社会治安大局保持稳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它是全市上下历尽艰辛、不懈奋斗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顽强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战胜困难、赢得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党的十六大之后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我们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和特点,经过反复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以“一个目标、两大战略、三个基地、四个重点”为主要内容的总体发展思路。这一思路简捷明了、重点突出,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明确了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努力方向、工作重点和基本方法,有效地指导了实际工作,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发展。
第二、必须紧紧抓住项目建设不动摇。人口少、底子薄、发展空间有限是我们的基本市情,经济总量偏小又是义马发展面临最突出的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加快扩张经济总量,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