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 奋力而为
全面推进义马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在市委六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03年12月30日)
张 英 焕
同志们:
我们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3年工作,安排部署2008年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把握形势,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奋力而为,全面推进义马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问题。
一、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面对项目争取和产业选择的重重困难,始终按照“夯实基础、备足后劲”的基本思想,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沉着应对,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全年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15.5%;全年税收总额达到17798万元,同比增长24.8%,创历史最高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515万元,同比增长2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2833元,同比增长6.8%。投资拉动效应明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9.9亿元,同比增长108.3%;引进外资和外贸出口形势喜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128万美元,同比增长12.7%,出口创汇完成900万美元,同比增长5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7项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三门峡市考核的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我们有6项第一,5项第二,标志着我市经济起步稳健,开局良好,已步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区域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在经济竞争激烈、项目储备不足、立项审批难度加大、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们加大了项目攻关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建成了10000吨液氧、6000吨粗酚精制、10000吨红矾钾等7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了义马锦江2×13.5万千瓦矸石电厂、2×15.5万千瓦综合利用电厂、跃进2×5万千瓦煤泥电厂、6万吨甲醇等重大项目;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煤化工产业基地得到批复,4×60万千瓦坑口电厂一期2×60万千瓦机组项目、10万吨红矾钾、40万吨甲醇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年初确定的81个重点项目,已有75项全部完成,其它均按计划推进。今年也是建市以来实施项目最多、投资总量最大的一年。项目建设的突破,不仅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义马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外合资合作成效显著,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强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先后引进了英国开曼公司、杭州锦江集团、徐州淮海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企业、大财团;与郑州开祥、青岛颐杰等一批有实力的投资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与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山西煤化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何祚庥、张懿、李静海等一批国内知名院士和专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密切的联系。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经济环境不断优化,共有11家域外企业落户我市,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经济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张。
——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