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一是在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中,在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方面力度不够大,在推动工作上抓手不够有力、措施不够灵活、落实不够到位,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特别是生产性项目没有大的突破。二是统筹协调发展仍存在薄弱环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上半年经济增长最快与最慢的县,增幅相差14.2个百分点。国企改革任务还很艰巨,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环境和生态保护特别是市区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地方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特别是人畜饮水问题仍比较突出。三是机关效能建设仍然不尽人意,部门沟通不够顺畅、协调不够及时,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现象时有发生,基层和群众对“四难三乱一多”等问题还有不少反映。四是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干部作风漂浮,甚至“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在推动三明加快发展的实践中,认真分析、深入研究、着力解决。
>二、明确要求,强化措施,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学习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我市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地做到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又快又好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和改革创新促发展“四个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在更高层次上抓好“五个统筹”的贯彻落实,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加快推进三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集中体现,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一定要认真按照省委提出的“主动融入、准确定位,整合优势、连片发展,产业支撑、构建平台,提升层次、形成合力”的总体要求,主动融入、主动呼应、主动对接,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断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扎扎实实抓好省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全省的大局,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从更高站位、更宽领域上来审视自己的定位,进一步开拓思路、抢抓机遇,创新举措、自加压力,大胆实践、敢于作为,力争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中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这个目标的提出,是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接全省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对市第六次党代会及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以来发展思路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凸显了三明的特点,符合三明的实际。有理论依据,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现实条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带来了新机遇,我市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陆续建成,必将极大地改善三明的发展条件。有独特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条件正向发展的新优势转化,正不断形成独具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