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各级干部抓工业主体经济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各级干部发展工业经济的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把各级干部的思想和精力导向工业主体经济,导向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大力提拔重用工业经济型干部,做到让最优秀的人搞工业,让工业方面的优秀人才领导工业。对实绩突出,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企业家,不仅要在经济上重奖,而且要在政治上重用,条件成熟的,可提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兼职或担任实职。完善乡镇党政正职经济工作实绩考核,从今年起,按照三大板块对乡镇进行分档分类考核,对三大板块考核结果连续3年名列前茅的乡镇党委书记优先提拔重用。要进一步扩大干部实绩考核的覆盖面,把实绩考核向县处级党政正职延伸,建立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实绩”考核评估体系,每年结合年度考核和中心任务进行量化积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要大力加强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大力实施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十百千万工程”,“十五”期间,全市每年引进10名左右博士担任县处级领导职务,选派100名左右后备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组织1000名以上县、镇机关干部外出招商,选拔培养万名以上村级后备干部。要大力选配带头富、带民富能力强的“双强”型村支书,从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党组织书记中,明确一批享受副科级待遇,并优先作为乡(科)级领导干部的候补人员,充分调动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经济要发展,干部要廉洁。要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各级干部要强化“三个在先”,争做“四个模范”,即学习在先,团结在先,廉洁在先,真正把反腐败的关口前移,使各级干部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模范。
二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最近,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人才工作。省里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省委、省政府还将在近日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对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作出部署。我们要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重点环节,大力度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力争到2008年,全市人才总量突破5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1.8万人。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力度。要围绕实施“以工兴市”战略,加速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从今年起用5-10年的时间集中实施汽车制造、纺织服装、海洋经济、农业产业化、化工工业五大人才重点工程,选拔100名具有发展潜力的高层企业管理人员赴国外培训,全力培养和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要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建设盐城“职教城”,组建一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一批适用型人才。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探索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新途径,构筑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到位,力争到2005年全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达到500人以上。要千方百计吸引本科以上毕业生来盐创业,每年从省内外高校选调100名左右优秀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来盐工作,对高层次的紧缺专业毕业生,实行组织人事部门指令性派遣,进一步提高我市本科毕业生的回归率。要优化人才使用环境。加大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加快实现分配形式的多样化,智力资本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政策,在住房、安家补助、配备专车等方面“一人一议”。加大人才奖励力度,设立政府特别人才贡献奖,建立市委常委挂钩联系高级专家制度,努力营造引得进、留得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三要大力加强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