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斐然,后发优势进一步凸现。沿江经济成倍增长。沿江经济快速崛起,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工业经济、财政收入等均呈现翻番或数倍增幅。基础设施建设负重奋进。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工作量8亿元,导流堤工程基本结束,皋张汽渡、疏港公路、精细化工园区、新型居民小区正在加快建设。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华大、诚晖等大石化企业的落户,推动了石化板块的初步形成。精细化工园的快速推进,吸引了一批化工企业进区落户。
——民营经济迅猛发展,主流地位进一步显现。经济总量持续扩张。截至12月28日,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4.8万户、私营企业4174家、私营企业注册资本65亿元,分别增长7.2倍、4.5倍、6.9倍,稳居南通市民营经济“第一方阵”。板块特色初步显现。全市已形成民营经济特色板块57个,预计年产值超亿元的20个,其中超10亿元的2个。贡献份额明显提高。预计全年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民营工业现价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市总额的95%、92.6%、92%。组织方式不断创新。今年组建市级同业商会10个,行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环境打造难中求进,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在宏观调控环境下,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入6亿元,交通建设投入5亿元。有效推进重点工程。如皋大剧院基本竣工,区域供水工程顺利推进,城区路网改造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完成了如港一级公路建设,沿江一级公路、江曲线北延等重点工程正在抓紧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预计全年可完成860公里。大力整治城乡环境。以“文明创建”为抓手,综合整治市容镇貌、道容路貌,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农村“三清”工程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业结构更趋优化。农业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新增花木面积6.28万亩、外向果蔬2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全市共有30家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过千万元,江苏长寿集团被评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花木大世界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点。项目农业开发势头良好。全市新增3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271个,投资总额4.5亿元。农民现金收入增长较快。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951.7元,增长14.3%。
——综合改革卓有成效,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国资商贸系统企业改革全面结束。94家改制企业中,除3家正在扫尾外,已全部实现“产权关系清,劳动关系清,法律关系清”。供销粮食改革成效明显。供销社系统今年共变现资产1.7亿元,超过了前三年资产变现总和。粮食企业改革完成了抵押资产清偿和职工身份置换工作。教育卫生改革有序推进。稳步实施办学体制改革,创办了9所民办学校,组建了如皋市职业教育集团和远程教育集团。加快市属医院改革步伐,上海仁济医疗管理公司顺利托管经营新合并的市人民医院,磨头等6家中心医院完成产权转让。税收征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推行社会综合治税,税务登记率、申报率分别达到97%和99%。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保证作用进一步发挥。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能力,修订了《市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在各镇、各部门推行了《重大决策行为规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全省县市中率先进行了正科职领导干部的公推公选。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首次在境外举办了领导干部培训班,在市外联办了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实施了“百千万”培训工程,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选派机关干部服务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