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抓突破,促使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或超额完成。
一是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666项,总投资19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过50亿元,增长37.4%,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建项目中,投资上亿元的达到27项。华砚煤矿120万吨改扩建已建成试产,华亭电厂、铜城水库、110kv送变电工程、新窑和新柏煤矿改扩建、华庄公路、农村安全饮水、我们的城区污水回用示范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储备各类前期项目196项,概算总投资243.9亿元,西平铁路、750kv超高压输供电、吴岳物流中心、黄土高原世行三期贷款等重大前期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是主导产业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煤电产业的规模效益进一步提升,增加值占到全市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肉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83.7万头和23.09万头,居全省农区第一,新植果树经济林12.8万亩,果业总产值达到7亿元,农民收入中有40%来自草畜、果菜等特色产业。全年旅游接待量达到114.5万人次,居全省第三位,综合收入达到3.1亿元,创历史新高。
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投资11.09亿元,新上了一批城镇化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了配套设施,增强了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投资1.68亿元铺设县乡油路193公里,新建改建砂砾路579公里,有69个乡通了油路,1671个村全部通了公路。多渠道筹措资金5300万元,实施了一批农村人饮工程,解决了109个村13.4万人的饮水困难。
四是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劳务输出由自发、分散向大规模、有组织输出转变,由苦力型、大路型向技能型、品牌型转变。全年共输出城乡劳动力33.75万人,有组织输出10万人,农民从劳务经济中获得的收入达到12.5亿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5%。劳务输出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农民素质。
五是事关民生的一些现实问题得到解决。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7.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了一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初高中招生规模,有效缓解了“上学难”的问题。市财政安排192万元,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735名乡镇招聘干部的身份问题,大大调动了基层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多渠道扩大就业,妥善安置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5186人。安排4324万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