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不规范,存在很多隐患。五是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宾馆、酒店、食堂的卫生管理制度薄弱,小吃店、大排档的环境卫生状况恶劣,这些地方往往成为食物中毒的易发区。六是监督体系有待加强。从全市来看,目前我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虽然得到了很大充实和加强,但是不断增加的食品安全监管对象和范围与有限的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特别是在如何安排足够的人力、物力从事经常性、专门性的食品安全检查和监察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努力。从基层工作来看,有些乡镇办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上,还存在职责不够明确、食品安全工作制度不够健全、食品安全经费不足、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政策法规和食品安全管理知识欠缺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突出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四大环节,推进食品生产标准化、流通现代化、市场规范化、经营品牌化、监管法制化、信用普及化,强化监督管理,开展专项整治,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促进诚信建设,全面提高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和食品安全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加大食品放心工程实施力度。全市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已经下发,各乡镇办、各部门要把贯彻落实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规划的衔接和实施。一是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从监管体系和制度上查找漏洞,强化治本措施,不断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真正发挥统一监管的效能,提高监管效率。二是要坚持监管与自律并重的原则。既要强化政府监管,更要加强企业自律,切实把二者统一起来。要把监督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制度作为行政执法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严格规范其经营行为。通过经营者自律,切实对消费者负责,从而调动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维护食品市场秩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格局。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的原则。既要找准重点和薄弱环节,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又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强化日常监督,积极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四是坚持科学监督、发展产业的原则。既要采取新设备、新手段加强监管,又要支持企业使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乡镇办、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调查研究,正确评估现状,找准存在问题,客观加以分析,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大食品安全基础工作力度。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数以亿计的食源性疾病患者中,70%是由于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造成的。为此,我们要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一要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对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必须严格标准、严格核查。要严格食品检验检疫和市场准入,切实加强发证企业的日常巡查,建立食品市场暗访制度,对降低条件生产经营的持证单位必须及时整顿,故意不改和整顿不到位的坚决予以吊证处理。要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对流行性、灾害性的动植物疫情和病虫害以及可能导致人体健康危害的食品进行监测,定期对食品污染状况和污染物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估,有效预报预警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对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控制事态发展,降低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影响和损失。今年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取证率要达到70%,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强制检验率要达到95%。二要严格规范食品安全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追溯管理制度、生产档案登记制度、农产品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