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法律知识;“形式多样化”即除定期举办专门法律知识讲座外,还要通过报纸、电视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学习宣传国家、省、市关于依法行政精神,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同时邀请较高层次的法律专家进行授课,邀请上级政府法制部门领导作专门的依法行政报告;“内容丰富化”即广大领导干部根据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认真学习邓小平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理论,江泽民同志关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论述,学习宪法、组织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重要法律,掌握担任领导工作岗位所必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基本内容,从而达到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目的。
(二)不断强化公务员学法制度。具备较高的法律知识水平是国家公务员应有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加强公务员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把学习法律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固定下来,坚持集中培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业务法律知识考试与正常法律知识测试相结合的制度。在公务员学习过程中,既学习宪法、组织法以及有关行政法律、法规,同时学习国家有关公务员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起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使依法行政工作通过国家公务员的日常行为予以体现。
(三)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是实现依法治县的根本要求。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必须有一定时间参加法律知识更新学习培训,并把规范政府行为的公共法律法规和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作为学习重点。要组织考试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通过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做到熟练运用法律规范处理行政违法案件,严格依照法定职责和法定程序开展执法活动,自觉做到依法办事。
三、严格规范政府自身行为
实现依法行政关键在于规范政府自身的行为,这是依法行政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是实施行政执法活动的依据之一,是行政执法行为的“源头”。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是从源头上防止行政执法行为出现违法现象的重要举措。凡是涉及到行政管理、涉及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的文件,法制办都要审查把关,逐步把规范性文件制定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要严格办文程序,从文件起草到下发都严格按程序办理;要针对文件中片面强调部门利益的现象,采取依法协调、合理疏导、全面统筹的方法,消除文件制定中的部门痕迹,保证县政府政令统一和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对备案审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法或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应根据具体情况,责令改正、变更或者撤销。
(二)切实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县的根本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把政府各部门负责实施法律、法规、规章的职责,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依法确定职责权限、执法标准、工作程序、工作制度以及保障实施的措施,确立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明确每个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还要建立与其相关的行政管理公示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追究制,使行政执法监督作用切实有效发挥。二是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行政复议法》规定,认真履行复议职责,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申请,要认真复议审查,监督行政机关正确行使职权,行政行为合法、适当,对存在问题的具体行政行为则予以变更或撤销。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由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