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邦、东芝堂、山河等医药企业搞好新产品、新项目开发,确保东芝堂药业新厂区竣工投产,促进绿十字、泰复、国瑞、东盛药业加快发展。纺织服装工业重点抓好宝罗印染、长白纤维和大农公司10万纱锭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新南港汽车安全气囊织物和振淮蓬帆2万锭精梳纱项目建设,完成南澳汽车内饰毯生产线改造。机械电子工业重点支持以万向特轴为主体的万向工业园建设,加快淮南煤矿机械厂、华联机械公司和金宇蓄电池公司资产重组,推进中小电子企业整合。冶金建材工业重点加快宏泰公司三期100万吨轧钢工程建设,确保鑫海公司年产100万吨冶金焦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建成矿业集团水泥公司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和特种水泥厂助磨剂生产线。轻工食品工业重点支持益益乳业、江氏啤酒、顾桥陈醋、大海肉食等一批有特色、有效益企业的扩张升级。三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光电通信、新材料和信息产业为重点,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3个,完成技工贸总收入6.5亿元。
(二)大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的良好态势
扩大开放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千方百计地扩大招商引资。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健全责任体系,完善奖励措施,进一步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主体作用。二是明确工作重点。跟踪落实好豆腐节、沪苏招商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成果,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率。进一步加强面向韩国的招商工作,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等重点地区的合作。三是注重结构质量。重点要围绕“三大基地”建设,在煤电化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延伸集聚上突破;充分发挥骨干企业主体作用,利用优良资产,在引进大公司、大集团嫁接改造上突破;充分发挥存量资产优势,实行低“门槛”政策,在企业资产重组上突破。四是转变招商方式。借鉴先进经验,大力推进以外引外、代理招商、产业链招商、网上招商、小分队招商和驻点招商等有效方式,使招商引资工作日常化、制度化。五是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建设。围绕建设百亿元经济规模园区和东部新城区目标,加强开发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5.71平方公里规划区域的“七通一平”。进一步加大开发区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引进外资4000万美元、内资5亿元以上。与此同时,锲而不舍地抓好优化投资环境工作,坚持标本兼治,抓住投资者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全面整治,努力营造亲商、安商的一流投资环境。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积极应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的新形势,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新特点,落实和完善促进出口的各项政策,充分调动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培植多元出口经营主体,大力推动外商投资企业、生产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出口。加快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做好各类出口企业产品标准认证和企业认证工作,培育出口名牌产品。确保全年完成出口3000万美元。
(三)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都明确提出,必须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综合性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切实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努力拓宽农民增收空间,确保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灾后恢复中实现新的发展。一是稳定粮食生产。把握中央重视粮食安全、粮价上升的机遇,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推进以凤台、潘集、毛集为主的60万亩优质稻、以东风湖、洛河湾、高皇湾为主的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