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全市淘汰水泥机立窑和粘土砖瓦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周杰副市长在全市淘汰水泥机立窑和粘土砖瓦窑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2008年1月18日)
一、充分肯定2008年的工作成效和经验 经过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和艰苦努力,全市淘汰水泥机立窑和粘土砖瓦窑攻坚战,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果。去年,全市拆除水泥机立窑53座,完成年初计划的165.6,淘汰了400多万吨立窑水泥,可减少年粉尘排放量2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200吨;关停粘土砖瓦窑46座,其中已拆除31座,完成年初计划的119.2,可腾出工业用地2495亩,年减少消耗粘土资源1000立方米,节约标煤7.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100多吨。特别是长兴县成为全省第一个淘汰全部水泥机立窑的县,南浔区淘汰粘土砖瓦窑三年任务一年完成。这不仅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而且是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成果。
总结一年来淘汰“二窑”的工作实践,各级各有关部门创新并积累了不少经验。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转变方式,顺势而为。
去年,我们紧紧围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全面展开淘汰水泥机立窑和粘土砖瓦窑工作,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具体行动,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结合点,是顺势而为的一个典型例子。实践证明,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不断地淘汰落后,就必须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运用新技术、新工艺,适时地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的落后工艺技术。
淘汰水泥机立窑,从产业看,为新型干法生产线腾出了发展空间,生产总量没有下降,产业水平得到提升。前几年大规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投入为水泥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去年淘汰落后的机立窑生产线为打造优质水泥先进制造中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而使湖州水泥行业实现脱胎换骨式的嬗变成为现实。从市场看,这次大规模的淘汰机立窑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握住了水泥市场走入低谷,实施有计划引导式的主动调整,在市场低谷中对传统行业实现了有效改造。这是市场规律与政府引导的结合,以小的代价换得了大的调整,为长远的发展取得了主动。
淘汰粘土砖瓦窑,一方面,盘活了原砖瓦企业的存量土地,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在土地资源紧缺的状况下,为发展新型工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调出了土地,实现了“腾笼换鸟”。另一方面,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腾出了空间,葡萄牙特拉公司、德国哈尼尔公司大投入进驻我市,开发新型墙体材料。同时,也为保留下来的粘土砖瓦窑提高了赢利能力,为其改善工作环境创造了新条件。
(二)三管齐下,强势有为。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及各县区都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构,各级各有关部门都选派了精干人员。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分解了目标任务,明确了考核办法,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做到有计划目标、有进度检查、有工作反馈,及时解决具体问题,保证了拆窑工作按计划进行。
二是政策措施到位。市及各县都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和限制政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及时地落实到位。去年,全市用于拆除机立窑的补贴1955万元,筹措拆除砖瓦窑资金4877万元,从而保证了拆窑进度。同时,也保证了平稳顺利,没有发生一起因拆窑而引起的不稳定事件。
三是宣传舆论到位。坚持把强大的宣传攻势贯穿于整个淘汰落后工作的全过程。各级领导带头宣传,两个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