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全面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市民素质,重在思想教育。要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深入扎实地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要坚持分类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重点搞好“为民、务实、清廉”的教育;对窗口服务单位职工,重点搞好“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教育;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重点搞好“守法诚信”教育;对普通市民,重点搞好“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对青少年,要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从小抓起培养“四有”新人。东营人民在创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了独具特质的东营精神,这就是:和谐、诚信、创新、卓越。“和谐”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更是我们东营发展的本质要求,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的和睦相处,特别包含油地军校的团结融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东营人的精神特质,它既反映我们东营人民的优秀品质,也是我们扩大对外开放,搞好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品牌;“创新”是东营的突出特点,我们在山东的“北大荒”,建成了全国第二大油田,崛起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来自于创新,东营的未来和希望也在于创新,创新是我们发展的不
竭动力;“卓越”是东营人民的目标追求,既反映了全市人民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也体现了东营人惟旗是夺、勇创一流的宏大气魄。这四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和谐是基础,诚信是保障,创新是动力,卓越是目标,集中体现了“东营精神”的核心内涵。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扬东营精神,以此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跨越发展的力量。提高市民素质,重在组织引导。要注重各类活动的教化功能,积极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动员群众学文化、学科技、学法律,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群团组织,要针对联系的群众,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组织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使群众在参与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参与中提高文明素养。提高市民素质,重在自身行动。全市上下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在单位做好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家庭做好
(三)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重点,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秩序,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内容。要实施“阳光政务工程”。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落实市民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促进行政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努力以一流的党风政风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使广大群众都知法、懂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加快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提高依法管理水平。要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按照建设“平安东营”的部署,及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真正让广大群众有安全感。巩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