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始终绷紧网络安全这根弦,毫不松懈的抓好网络信息安全。要以电子政务安全保障工作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建立信息网络安全防控体系,从根本上确保信息安全。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工作,积极创新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及时发现舆论热点,做到早发现、早协调、早引导,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重点加强对各类商业网站的监管,强化网络信息和网络公共服务终端管理,坚决查处利用信息网络、通讯工具传播各类不良信息的行为,还人民群众一个健康纯净的网络。
二、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信息化工作的紧迫感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成为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新技术之一。信息化已成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谁能在信息化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信息化作为发挥后发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牢固树立创新为先、服务为本、应用引领、多策驱动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电子政务建设为抓手,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着力抓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政务网站体系建设、信息产业、信息网络安全、行业信息化、信息化宣传培训等工作,使我市信息化建设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信息化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特别是20*年,全市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市政务门户网站在全国综合排名较2007年提升76位,进入全国百强,政府信息公开得到了国务院调研组的充分肯定,我市在全省政务信息公开会上作了经验交流。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全市广大信息化工作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信息化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分析全市信息化工作的差距和问题。从全省范围看,近两年,各地市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压力。西安市投巨资进行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推广了公用事业“一卡通”等便民服务。榆林市提出5年内投资1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数字榆林。安康市电子政务平台今年将实现市县乡三级连通。就我们自身而言,我市信息化发展总体上还处在较低层次,信息化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与市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一些县区和部门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各级政务网站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电子政务重点应用项目较少;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还不够均衡,网络重复低效建设,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低,信息技术应用还不够广泛,重建设、轻应用、轻服务问题还比较普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影响加深。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之时,正是信息化加快发展之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为我们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信息化就是发展生产力、抓信息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任务,解放思想,提升境界,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要求、更硬的措施、更快的节奏,大力推动全市信息化发展,切实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信息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