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人,积极协调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资金、技术、场地、信息等方面的困难,帮助拓展活动空间,对优秀的农民经纪人培养入党,对贡献突出的进行表彰,尽快建立一支讲诚信、懂经济、会经营的农村经济人队伍。要在农村牧区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引导同类农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和服务者自愿联合,通过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结成紧密的经济实体,通过“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实现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农畜产品加工增值,打造优质产品的品牌,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新型农民成百上千的涌现出来,农村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农村面貌年年换新颜!
四要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为主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阵地意识,切实负起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主要责任,认真研究相关政策,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快乡(场)镇文化广场、村(队)文化室建设,真正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农村文化阵地。要坚持建设与开展活动并重,逐步建立健全各类阵地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认真制订农村文化阵地活动计划,充分利用文化阵地,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积极传播经济、科学、文化知识。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组织开展优秀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要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完善筹资、补偿、管理和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参合率,扩大受益面。继续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努力为农民提供有效方便、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大力实施东风工程、农民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诚信道德模范”、“评选星级文明户”、“平安建设”等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更新观念、改变陋习,提高农牧民诚信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要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补助水平和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积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健全农村受灾群众救助补助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加大对口帮扶力度,着力解决扶贫开发重点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全面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重点抓好农村抗震安居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农村道路、户用沼气、用电等设施建设,将农村“五清”作为常规工作长抓不懈,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总结经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能力
20*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战胜了低温、冰雪、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农业农村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4.7亿元,增长8.3%;实现农业增加值14.89亿元,增长7.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55元,比上年增加488元。“四区一线”战略稳步推进,优质棉花、玉米、番茄、无公害蔬菜、优质奶牛养殖、牛羊育肥、优质肉羊生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