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党政管理体系。二是完成涉农改革改制任务。贯彻落实中央林权制度改革精神,扎实抓好集体林地外界勘测、数据输机、权证发放工作,确保明年6月前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任务。探索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落实。三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在确保农民土地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建立土地银行和流转平台,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健全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拓宽农村融资渠道,积极建立县域性小银行和农村信用担保机制,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
5、着力抓好办片示范,实现新农村建设新突破。按照“办片示范、镇村同建、培育亮点”的总体思路,健全完善领导包乡、部门包村、下派干部领办的帮扶机制,突出加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造和乡风文明建设,真正体现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的目的。市本级要在巩固提升15个市级重点示范村建设的同时,在市区内选择一些有基础、有优势的村,连线成带,跨乡跨镇,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各县市区要在办好示范村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条件好的村进行连片建设,力争打造一批“产业强、设施好、民风优”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的新农村建设亮点。条件成熟的县市区,要以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周边村为对象,按照“镇村同步规划、产业同步发展、设施同步建设、环境同步治理、文明同步创建”的思路,进行镇村同建试点,建立长效机制,培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整治镇村环境,统筹镇村发展。
6、着力抓好民生改善,实现农村社会事业新进步。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成果。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医疗制度。加快农村安居房、敬老院建设,切实抓好农村五保供养、残疾人、特困户救助,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退伍军人安置政策,切实做好涉军群体的稳控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把专项扶贫计划、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全市212个第三轮整村推进规划村第二年项目建设工作。搞好移民搬迁安置,加快移民种养基地标准化建设,确保移民增产增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继续巩固和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四、强化组织保障,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正处在重要关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一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长期的发展实践和国际经验证明,无论经济结构怎么调整,无论农业占经济总量的份额怎么下降,农业作为安天下产业的战略地位始终不会改变。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在领导分工、机构设置、干部配备上真正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在谋划思路、制定规划、工作摆布上切实贯彻城乡统筹的理念。要加强对“三农”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等重大任务,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要适应省管县财税体制改革新要求,进一步理顺农村工作管理体制,健全党委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三农”工作综合部门的组织、协调、综合、指导、管理农村工作的职能,形成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农村工作管理体系。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对农业投入的主体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