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入户率达90%以上。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向大户集中,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全市流转农村土地面积63万亩,培育生产大户327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个,会员总数达48.7万个,辐射带动农户89万户。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有长足的发展。农村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回顾20*年“三农”发展,工作历尽艰辛,成绩来之不易。一是得益于国家多年来持续实施惠农兴农政策,中央和省里各部门对我市大力支持。二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宏观形势的准确研判和科学把握,适时采取措施,在贯彻实施“一化三基”战略中加强农业、支持农村、关心农民,强力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特别是*书记、光文市长对“三农”工作十分重视,在关系“三农”工作全局的关键时刻,总是身体力行,靠前指挥;市人大、市政协和*军分区对“三农”工作高度关注,给予大力支持。三是得益于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增强了推动“三农”工作的合力。四是得益于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奋发进取,埋头苦干,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以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形成了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回顾这一年“三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既为我们抓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更为我们应对危局、化解危机增添了信心。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长期保持发扬,不断增强推动“三农”发展的动力。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长期制约“三农”发展的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一是农业基础仍然不牢,支撑农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现状尚未根本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二是务农效益仍然偏低,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有待进一步拓宽。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比较差,农民外出务工缺乏有序性和稳定性,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增收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三是农业投入仍然不足,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依然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财政和信贷投入持续增长,保持农业稳定发展,需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办法。四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仍然不高,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农村上学难、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公共设施薄弱等问题相当突出,严重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注重道远。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存在,原因复杂而多样,需要我们时刻高度重视,积极寻求破解之策,通过加快发展来逐步加以解决。来源于:
二、树立城乡统筹理念,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步伐
化解“三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需要突破传统农业的思维方式,拓宽“三农”发展视野,跳出农业谋划农业,跳出农村发展农村,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来统筹谋划“三农”工作。根本的方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并作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且明确将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力度。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和本质要求,切实做到在推进城乡统筹中化解“三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