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举报为重点的违法案件发现机制,总结和推广建立村级国土资源管理协管员的经验,进一步构建执法监察队伍网络体系,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违法行为。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要求,加强与发改、规划、建设、工商、房产以及电力和市政公用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的联系,切实加强监管,形成执法合力,预防违规违法用地。要研究解决执法难的问题,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监察机关的联合办案力度,对重大违法用地案件不但要查事,更要处理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和基层国土资源所要强化矿产资源执法职能,及时查处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件,依法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三是认真落实法制工作“四项制度”。要全面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在全面落实“谁行政、谁应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要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强化行政纠错机制,畅通受理渠道,创新办案方式,加大调解力度,自觉纠正行政过错行为,力求把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过程中;要在进一步落实系统内的监督考核制度的同时,加大与人大、政协、司法机关、新闻媒体以及上级行政机关的沟通,自觉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
(五)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宗旨,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要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要进一步规范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程序和行为,依法实施土地征收征用,认真做好征地补偿争议协调裁决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严格征地补偿制度,调整完善征地补偿区片综合价和统一年产值标准,适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增加农民收入,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扩大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面。
二是要着力加强土地信访工作。要坚持和完善涉土信访排查疏理制、领导接访包案制、信访工作责任制、信访督办督查制等行之有效的信访制度,切实解决信访群众的合理诉求,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年全市各地要努力实现信访工作“两个明显下降”和“两个明显提高”的目标,即信访总量和“三访率”要有明显下降、初信初访息访率和信访工作质量要有明显提高。
三是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生态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预防和应急机制,修编市、县两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和各级防灾预案,做好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预防与避险知识。要继续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工程,余姚、象山、鄞州等地要加快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工作进度。要完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试点,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要加大废弃矿山治理力度,保护开采矿山生态环境,全市废弃矿山累计治理率达到75%以上。
(六)坚持固本强基这一根本,扎实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地籍管理工作。根据《物权法》和《土地登记办法》的要求,严格依照土地登记法定程序做好土地登记工作。要加强地籍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地籍中介组织建设,将地籍调查工作逐步推向社会,由中介机构或事业单位承担。同时,要切实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充分利用已有土地更新调查成果,使用最新的遥感影像资料和数据,对每一地块进行实地调查,做到图、数、实地相一致。
二是切实抓好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制度建设。针对一些单位擅自改变土地利用条件、建设用地批而不用和低效利用、甚至闲置浪费等现象,要进一步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不断完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信息系统,积极推行建设用地项目挂牌施工和竣工复核验收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