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要主动与有关单位衔接、沟通,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保障用足用好年度计划指标。
三是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要建立和完善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建设用地报批协调机构,具体负责涉及占用基本农田规划局部修改项目的认定、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公开出让等工作。要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科学发展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及不合理的用地需求不予供地,以促进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提前准备、主动应对,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土地征收征用等各项前期工作,以缩短建设用地报批周期。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国务院最近公布核减和下放的审批事项。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电子报批工作平台,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报批工作顺利完成。
(三)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这一抓手,努力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节约集约用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也是缓解我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推进各行各业建设的节约集约用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水平,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十七大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宣传国务院和省政府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宣传节约集约用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普及节约集约用地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土地忧患意识和节约土地资源的责任意识,使各级干部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鼓励各行各业坚持和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把节约集约用地活动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是因地制宜,细化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和省政府将要出台的《关于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区别情况、分级决策的原则,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特别是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国务院、省政府文件中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意见进行细化,抓紧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进一步加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水平。
三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及时研究土地管理、节约集约用地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从长远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切实采取措施,强化激励、约束和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完善考核奖惩制度,把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使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切实承担起严格土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
(四)坚持依法行政这一原则,不断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
国土资源违规违法行为危害了耕地保护目标的实施,危害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危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危害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我们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切实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一是广泛深入地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要按照中组部等六部局的部署和要求,注重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制定切合实际的宣传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要抓好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相关部门自觉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意识,改变国土资源“一家管大家用”的局面,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同时,进一步加强全市国土系统干部的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大执法监察工作的力度。要不断完善分片巡查、卫星遥感、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