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经验,对于认真贯彻省委关于落实“三真”、关爱基层的决策部署,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运用和推广。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拿村级组织建设来说,调查显示,我市还有627个村,存在因村集体经济薄弱而拖欠村干部误工报酬,总额达到795.57万元;有489个村村级组织没有单独的办公场所;有1429个村还没有实行村干部养老保险。这一状况制约了村级组织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增强,也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很不相称。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争先创优的思想,按照争第一、创一流的要求,切实增强做好落实“三真”、关爱基层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在吃透省委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把省委的各项规定要求细化、具体化,使之更具操作性,真正把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胡锦涛总书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认真贯彻省委落实“三真”、关爱基层的各项决策部署
基层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迫切需要。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要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做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任务,完善政策,强化措施,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我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当前,着重要抓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解决好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问题。市委初步明确,要从今年开始,力争用两年时间解决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问题。即到今年底,基本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问题;到明年底,使全市所有村的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面积基本达到100平方米左右,并解决危房、简易房问题。解决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问题,要坚持因村制宜、统筹规划,各级帮扶、县级为主,量力而行、节俭实用的原则,采取省里补一点、市里拿一点、县里出一点、结对部门帮一点、乡镇筹一点的办法加以解决,其中以县(市、区)财政为主统筹安排解决。但绝不能向农民筹资和摊派,绝不能增加农民负担。市里初步打算,除省下拔的专项资金外,市财政今明两年共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对没有单独办公场所的489村进行补助,每村补助1万元(其中余区11个村除省下拔的11万元,市里不再另行安排补助资金),多余的资金作为市里以奖代补资金,激励各区、县(市)认真抓好这项工作。纳入“49100工程”结对帮扶的100个村,其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问题,由结对帮扶集团负责解决,不列入各级财政补助范围。各区、县(市)财政也要建立专项补助经费,安排落实配套资金。各区、县(市)每年计划解决村数、配套资金落实情况,经区、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财政局长联合签字后,上报市委组织部和市财政局。有关乡镇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专项资金,设立解决村级办公场所专门账户,各级财政补助款和其它渠道筹资的资金纳入专户统一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坚持因地制宜,实行一村一策,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解决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问题。除了采取新建的办法外,可以采取购买、改建、修建等办法,也可以通过相互调剂、赠送等办法,还可以充分利用村集体的闲置房屋、学校布局调整的闲置校舍、乡镇及有关站所等单位的弃用公房等途径,解决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